犯罪分子的真实意图,也是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一个重要界限。何为非法占有目的?传统的观点认为,非法占有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非法地改变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侵犯的主要是资金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一般可作为民事侵权行为处理。(注:戴季贵、史进:“关于合同诈骗犯罪的认定”,载于《人民司法》,1998年第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8.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1]我国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它对防范合同欺诈,维护公平、自由、安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 欺骗之列。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于合同诈骗犯罪的欺骗行为进行列举,司法解释也详细地进行描述,这些,欺骗行为可以概括为:(1)虚构主体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074.html -
了解详情
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①。 合同诈骗犯罪中从合同的内容来看,有两种情形: (1)以假面目签订的合同。 的错误认识取得财物,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 (4)被骗人自愿地与行为人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交付财物或者行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2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诈骗罪因其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利用合同),它侵害的不只是他人财产所有权,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心理态度,对合同标的处置也必然有所不同。(注:熊选国:《论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诈骗行为的界限》,载《法学评论》1990年第1期,第47页。)所以,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0.html -
了解详情
的手段骗取财物这一最终目的,单一诈骗犯罪实质上完全可以容纳形形色色的诈骗犯罪行为。但是,鉴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合同诈骗对于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 其主观意图。所要明确的是,这种推定性司法判断不是单纯地根据刑法所列举的合同诈骗外在情形对行为人客观归罪,也不仅仅是根据当事人的口供或陈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4.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五种类型。还有人根据我国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实际发案情况,对合同诈骗犯罪采取混合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又以犯罪行为的某种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以此标准, 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当事人自愿地与自己签定、履行合同,而骗取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 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欺诈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1.html -
了解详情
的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发展,合同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准确地把握合同诈骗犯罪和合同纠纷的界限,是区别罪与非罪的又 1、合同成立过程中及其内容是否具有欺骗性。利用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从合同的要约或承诺到签订的过程,一般都充斥着欺诈行为,并且往往容易使对方轻信这种带有骗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2.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制定和完善作为国家基本法律的刑法,增加新的条款、罪名,有必要将合同诈骗犯罪规定为新罪名,这顺应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刑法罪名规范化、统一化的大趋势,有利于 如何定罪处罚?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我认为,当行为人的数个诈骗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诈骗犯罪时,最为可取的做法应是实行数罪并罚。连续诈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7.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可网上支付信用卡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形形色色的诈骗犯罪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但是高效率的作案平台。 近年来,利用可网上支付信用卡实施 相对固定的。因此,结合网络的特性,行为人实施网络犯罪的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犯罪行为地。 (2)行为人在网上作案所侵入的系统局域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方式。随着经济交易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合同诈骗的手段也会不断地翻新。 2、诈骗行为使对方信以为真,签订合同 所谓信以为真,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骗术使 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非法占有目的反映了合同诈骗罪犯罪分子的真实意图,也是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一个重要界限。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4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