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事权利为本位、为核心,这是民法的应有之义。在民法的语境下探讨本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民法的中心任务;二是指民法价值体系中本质性 性利益予以确认,也需要在司法活动中予以确认;民法调整对象的确定是通过立法将一定社会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来实现的。 我们以民事权利为基点,可以发掘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52.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1)个人生活情报,如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社会关系、信仰、心理特征等。(2)个人通讯秘密,体现在网络上,主要是用户的 一个全新的法律概念: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作为特别的人格权,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1.个人信息权的含义及特征。简单地讲:个人信息权是个人信息的拥有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67.html -
了解详情
肇始于罗马法,然理论复兴却主要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其现实原因在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元结构以及自由主义之哲学思潮和经济政策,致使社会进而要求法律贯彻个人本位和 调整在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基于学界的上述共识,我们认为经济法的调整体现了公的关系和私的关系的条件的有机结合。这种条件只表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8.html -
了解详情
文字狱的性质,旨在冲破钳口铁笼,那么,愈往晚近,社会关系的紧张与改革临近最后核心问题的急切,使得表达自由的需要愈益迫切,也愈益接近于坐实,而愈发归位为一 社会的存续本身。有关第二代农民工,参详刘传江、程健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载《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第二代农民工生存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87.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诚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天,社会关系的发展是否已接近一个临界点,表明私法的发展已经脱离了私法的基本原则。[93] 以内设形态实现私法社会化 的新自由主义[106],基本设想是仍将社会成员视为个体性的市民(私人),通过对私人权利加以限制而消极地保护社会整体利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6.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罗马法 人格 权利能力 康德伦理人格主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格 壹 人格与权利能力探源 一、罗马法人格的含义 罗马法中,人这一语词有三种不同表达, 并赋予权利、课加义务。说白了,这个时候的法律改变了古代人格所造成的歧视局面,它让所有的生物人均得到参与社会关系的机会,那么,直到此时,我们基于马克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84.html -
了解详情
与legge.lex、loi、gesetz为权威者制定的依靠国家权力保证实施的法律,ius、droit、recht的含义更为广泛;指社会规范的总体或社会秩序,又指正确的 服务、驻车合同、老年公寓服务、电信服务合同等缺少法律规定,但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法规范在当事人间逐渐形成。如驻车合同,一辆小汽车停在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2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中的行为都应以民法理念为精神底线,也应以民法理念为崇高追求。当市民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而启动诉讼程序加以救济时,民法理念也应同时 到自己处于一个社会连带关系之中,作为社会关系的一分子,每一个连带关系的主体都要以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眼光对待自己所处的具体社会关系。只有具备了这一起码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06.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罗马法 人格 权利能力 康德伦理人格主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格 壹 人格与权利能力探源 一、罗马法人格的含义 罗马法中,人这一语词有三种不同表达,并 并赋予权利、课加义务。说白了,这个时候的法律改变了古代人格所造成的歧视局面,它让所有的生物人均得到参与社会关系的机会,那么,直到此时,我们基于马克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71.html -
了解详情
在上述的诸多要件中,犯罪行为是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媒介,也是刑法规范发挥作用的最有力空间,因而是罪状建构的核心。犯罪客体、主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情节、 立法者意志,为此,立法者应当尽可能坚持使用可以找得到的确切言词,并给这些言词以他们原来的和通常的含义。⑽当然,法律用语无法做到绝对明确,使用模糊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