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指导思想是:维护正义与公平、保护人权、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关系变化的要求以利于对其进行有效调整等。所谓“正义”,按其首创者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 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是德国结构模式还是法国结构模式还在争论不休,尚无定见,而这些争议势必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民法典的制定。即使在这些问题上达到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论证,但我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法国法上的侵权法模式与法国民法典的体例模式是密切相关的,同样,德国法同样如此。假如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在 这涉及整个民法的体系问题,不可不慎重。(四)法官的法还是立法者的法?法国民法典制定的当时,对自由怀着深情的向往,而极端得厌恶、警惕司法专制,所以力主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2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意识的高涨,不仅刺激了潘德克吞法学的制定法至上主义,而且也使德国法的条文深深烙下国家干预的印记。但是,毕竟德国民法典孕育于自由主义启蒙思想的土壤 ,等到土地交易发展起来,土地信用需要加强的时候,法国民法典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对法国民法典的骄傲和民族感情使法国人也不愿意另辟蹊径,于是,只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的现实主义(徐教授称之为物文主义)观点则强调,民法典的制定要尊重中国的实际,尊重中国的法律传统和基础。民法典的结构和编排,不能以所谓重要性为标准,只能以 。日本民法在形式上似乎继受了潘德克顿体例,但实质上却具有鲜明的法国民法的技术规则特征。因此,《担保法》(1995)、《合同法》(1999)等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007.html -
了解详情
想象有不同的结果。参见孙宪忠《法律行为制度构造与民法典的制定》一文的评议部分,载中国民商法律网,2004年8月11日下载。) 至此,我们所欲要证成 时,至于物权变动公示手续是否已经办理完毕,则仅限于对抗力获得与否的问题。这也是《法国民法典》第1138条之所以规定从标的物应交付之时起物权发生变动的原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36.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脆弱性和结构松散,这样能为进一步促进外部改革做出贡献。所以,结合对法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的分析,笔者认为彭博士对法国环境法典的评价结论还是中规中矩的。 与 发展的进程、方向与归属。也就是说,一国环境法律在形式上的演进虽然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制定法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上各有不同终究会走上环境法编撰或者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31.html -
了解详情
崇拜罗马法,俄罗斯自己认为是东罗马帝国法律体系的,苏联民法的体系还是按照罗马民法的体系制定的。﹝13﹞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坚决否认并严厉批判公私法的 ,把以梁慧星教授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思路称为物文主义,坚持以重要性为标准,坚决主张民法典的结构安排应该采取法国民法典的人-物结构,批评德国式物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41.html -
了解详情
继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已正式提上日程,这是学术界梦寐以求的一件盛事。作为WTO的大三支柱之一,知识产权在现今国际和国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关系的私法之中,为其私权性找到了制度归宿。大陆体系民法的开放性体系对知识产权也予以接纳,如法国民法典中就规定了商标。正如谢怀栻先生所言:随着时代之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7.html -
了解详情
和灌输而逐渐在民族特性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一个民族的民法文化固然可以促成民法典的最终产生,而民法典的制定实施反过来亦可以萌发或推进民法文化。十 制定出了近代法制史上第一部影响极其深远的民法典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苏俄民法典》产生于1922年,此时距十月革命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31.html -
了解详情
借鉴。 四 每个国家在制定法律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即法律的设想与国家固有情况(国情)的关系。法国民法典的制定者以大刀阔斧的手段廓清旧社会的一切,但是在婚姻制度 纪念德国民法百周年之际,我们不免要追根究底地向自己提出,德国民法有那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上百年来一直向它学习吗?近百年来我们学习德国民法得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