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力的本性回溯到内在于我们自身的原则,亦即我们承认为我们自己所有的原则。[20] 霍布斯的理论实现了政治哲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转折: 其一,它将古典政治哲学 无庸质疑的了。目前,人们对这一无可质疑的定论存在的困惑主要是:早在基本权利出现之前,甚至在古罗马法时期,私法权利就已经出现了,在时间上远远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26.html -
了解详情
进程在当代中国仍在继续。通古可知今,了解中国刑法发展史上三次大的国际化表现及评价其得失,对当代中国的刑法国际化之路不无裨益。 壹、以唐律为代表的封建( 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中国历来实行援引比附之制,而新刑律一方面采用西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其第10条规定:法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另一方面规定刑律不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4] 岩志和一郎:《器官移植的比较法研究民事法的视点(1)》,载《比较法研究》46号,第104页。转引 [31] 参见潘永祥、李慎:《自然科学发展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 参见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2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法法典化极不发达,与罗马法及后来的大陆法系相比,相去甚远;③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 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陆续制定了诸多民事单行法。通过新中国民法的发展史,我们不仅要看到成绩,同时也要总结经验教训。(1)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45.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大致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而且把它说成是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主要是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来划分 之一。主要著述有:《占有权论》(1803年)、《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1814年)、《中世纪罗马法史》(1815-1831年)、《论当代罗马法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19.html -
了解详情
(一)对物权/对人权和对人之诉/对物之诉对人权和对物权的概念产生于罗马法对人之诉(actiones in personam)和对物之诉(actiones in rem ) 划分不是简单地体现为物权和债权的划分,在对人权和对物权的发展史上,对人和对物有不同的含义:(1)确定权利的性质是直接对人还是间接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30.html -
了解详情
种法律形式又依序为司法、行政和个人行为规定了规则。”〔18〕在法律发展史上,尽管宪法的出现既有其经济、政治原因,又有其思想文化原因,但宪法在法律 法律生活,需要一种普遍适用并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法律原则时,自然法的“最高法”观念才真正产生。〔23〕具体地说,罗马人不仅把自然法理解为一种可以把握的正确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0.html -
了解详情
世纪大陆法系民法典均没有对自然力作出规定。罗马法上的有体物概念是以五官感觉所能涉及的范围对物这一抽象概念的朴素经验总结,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 ,第2311条第2款增加规定有关物的规定,准用于能被控制的能量和自然力,[12]承认了自然力的物权客体属性。 对比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各国民法典是否对自然力的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491.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拥有土地所有权这一问题。 三、土地所有权如何被私人所有 当我们认真考察所有权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无论是过去抑或是现在,所有权都仅存有一种形式意义上 ,其被称为世袭地产(heredium)。{12}(P278)这一观点得到大多罗马法学者的认可。而我国也有学者以土地产权能否自由流转作为判定土地私有与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98.html -
了解详情
含义综合起来考察。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民法的价值在于对个体的尊重与保护,进而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种价值自罗马法以降,一直推动着市民社会的进步。 以法律人格,为什么不能赋予自然物体以法律人格? 从民法的发展史来看,也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事主体范围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崇尚万物有灵论,人类与其他生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