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在相关规定中总是同时出现,其性质无甚差异,但作为诉讼请求时,结果则是判若两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造成被害人残疾,经过伤残鉴定 民事诉讼时,亲属表示不参与,而在刑事案件宣判的前一天,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9.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有罪。又有《解释》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 》第43条规定法人、其他组织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要承担民事责任是有所不同的。假如单位职工借用单位的名义进行犯罪活动,单位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1.html -
了解详情
由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金30万元,就是由受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而支持的。案件情况详见2007年11月27日人民法院报第4看版。 ④黄日森同志在《刑事 明、杨立新著《侵权行为法》第379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⑧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条。 ⑨王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9.html -
了解详情
、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该解释再次重申了对精神损害应予赔偿的原则。而刑事法律方面 肯定被害人可以在刑事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却又规定即使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不受理。因此,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94.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犯罪类侵权的受害人,如果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即使包括有精神损害的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此以来就会出现矛盾的结局:受害人不能在 由此导致婚姻失败、家庭破裂、被害人自杀,以及行凶报复等恶果发生,如果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留下社会隐患。根据有关司法救济原则,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7.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至此被害人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获得精神损害权利救济的途径也被否定。 第9期第156158页。 [⑤]包雯 翟海峰王涛着《刑法总论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版第8页 [⑥] 杨立新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
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但在司法实践中,毁坏与占有、处置往往 于国家机关、集体所有制单位、国有独资企业三类单位,且上述单位以书面形式明确放弃民事赔偿从而可能造成国家、集体财产巨大损失的。如果相关单位仅仅是怠于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1)未将侵财型犯罪造成的财产损失纳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之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 法院责令犯罪分子退赔,或者在退赔不足弥补被害人损失时,由其另行独立起诉。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属于限制解释,违背了立法的本意,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损失得到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1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这样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将一部分民事争议或纠纷的处理权授予了行政机关行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 ,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根据上述规定,同一起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3.html -
了解详情
应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 对精神损害不予赔偿,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则给予赔偿的法律怪状。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司法界已注意到这一现象,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公布的《关于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