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简称《盟约》)系第21届联合国大会于1966年12月16日通过,于1976年3月23日生效的国际公约,截止1997 该规定存在较大的抵触。劳动教养制度属于行政性的处罚措施,是一种以较长期剥夺人身自由为前提的劳役,实质上与执行徒刑的劳动改造并无区别,实际上比刑法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8.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捕后羁押是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逮捕、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和审查起诉以及提起公诉未判决阶段的羁押。仅从 公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中绝大多数都被采取了羁押措施。根据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等待审判的人受监禁不应作为一般规则,这是国际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75.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的制约即国家权力系统的外部制约机制。这二个方面不可或缺,构成国家权力制约的完整机制。后一种机制是通过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即“以权利制约权力”。下列各项政治权利即属公民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的政治权利:第一,罢免权。这是公民以共同意愿剥夺国家公职人员作为国家权力主体的资格的权利。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22.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若干个人权条约建立了这一制度,其中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个人来文制度是通过公约监督机构的工作得以运作。人权事务委员会是《 酷刑、不得被任意逮捕或拘禁。第二:逮捕或拘禁等限制人身自由应符合合法的程序及剥夺个人自由时司法的公正。第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3.html -
了解详情
3万元。张燕等人让黄母回家取钱,汁威胁黄母不得报案,黄母回家后即报案。当日22时30分许,某县公安分局派员将黄晓刚解救出来。检察院指控: 《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利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2.html -
了解详情
。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一些区域的国际组织公约,如《欧洲人权公约》、《美洲人权公约 不仅不能采取强制性手段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且其人身自由很有可能遭到限制或剥夺,甚至还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司法实践证明,侵犯被追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7.html -
了解详情
或人保实施管制的犯人,在保外执行期中应否享受政治权利的问题,我们同意来文中之前一种意见。即在执行徒刑的管制期中,无论是否剥夺政治权,应一律禁止行使政治权。因为犯人在 敌伪在出售后已将价金归入敌伪机关财项经我接管有账可稽,致在追还公产后发生应否发还价金及其币值应如何计算等问题,即能按其具体情况,酌予个别 ...
//www.110.com/fagui/law_20375.html -
了解详情
其深刻的法理依据。 (一)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领域的落实和展开 我国1998年签署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原则性地规定了 候审、监视居住存在种种弊端,适用上有一定的困难,但并非完全无法适用。羁押剥夺被羁押人的人身自由、使其收集证据、会见辩护人等辩护权的行使受到限制、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443.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他妨碍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如获得保释后逃跑等。 联合国及有关国际法律文件也是主张这一做法的,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就明确规定:等候受审判的人 可以在结案时更坦荡些,有罪就是有罪,无罪就是无罪,无罪也没有给当事人造成剥夺人身自由的创伤,也就谈不上赔偿;万一有些案子在短期内结不了案,也可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333.html -
了解详情
完整地理解和发生效力。第二、关于迁徙自由权利的宪法保护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的规定来看,迁徙自由包括国内迁徙自由、国际间的迁徙 不得侵犯”,“不得阻止任何人移居国外或脱离本国国籍”,“任何人享有的归国自由不得被恣意剥夺”。至于迁徙自由行使的限制条款,当然的包含在现行宪法第51条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