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因其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利用合同),它侵害的不只是他人财产所有权,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这个法律行为谋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实质是谋利”(注:熊选国:《论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诈欺行为的界限》,载《法学评论》1990年第1期,第4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0.html -
了解详情
后,由李、周、莫3人运作,在琼湖办事处塞南湖村蚂蚁组租赁了一块地建猪场,以此项目招募施工队建设。他因不知公司内情,便于同年7月退出。⑵证人李春花 实施合同诈骗犯罪的主犯。关于被告人周革光及其辩护人辩称周革光在绿源公司的合同诈骗犯罪中是从犯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周革光作为绿源公司的发起者,与被告人李 ...
//www.110.com/panli/panli_30581195.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而不是泛指受骗者对案件的一切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受骗者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骗者的行骗行为所引起的,在时间顺序上 取得财物,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他人认识上也存在错误,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错误地处分了财产,但欺骗手段与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579.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目的。简单地说,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包括非法所有和非法占用,非法占用也属于非法占有。理由是: 1.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以非法占用为目的的合同诈骗行为,客观 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合同诈骗犯罪。这不但符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且也已经被刑法第224条所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4.html -
了解详情
宏观角度出发,综合动用宣传教育、立法调整、行政执法、司法干预等手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与预防的措施。其内容包括: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 后果更严重的特点,更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拭目以待,谨防上当受骗。由于合同诈骗犯罪方式林林总总,手段无奇不有,现仅就常见的几种归纳如下: 1、投其所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0.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目的。简单地说,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包括非法所有和非法占用,非法占用也属于非法占有。理由是: 1.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以非法占用为目的的合同诈骗行为,客观 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的任一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合同诈骗犯罪。这不但符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且也已经被刑法第224条所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7.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当时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的心理态度,对合同标的处置也必然有不同。合同诈骗犯罪由于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因此,行为人一旦非法取得了他人财物 占有的目的。我们认为,即便张清保没有收回租出的电脑,也不能就单纯地以此认定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首先,张清保用于租赁的电脑本身就是其非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12.html -
了解详情
宏观角度出发,综合动用宣传教育、立法调整、行政执法、司法干预等手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与预防的措施。其内容包括: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 后果更严重的特点,更应引起人们高度警惕,拭目以待,谨防上当受骗。由于合同诈骗犯罪方式林林总总,手段无奇不有,现仅就常见的几种归纳如下: 1、投其所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08.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表现出极大的欺骗性、贪婪性和危害性。而在司法实践中,又出现了对合同诈骗犯罪打击不力,以罚代刑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所谓的社会普遍现象,并不是没有社会危害性。合同诈骗,直接使对方当事人的财产减少,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所有权,同时也极大地妨害了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928.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表现出极大的欺骗性、贪婪性和危害性。而在司法实践中,又出现了对合同诈骗犯罪打击不力,以罚代刑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所谓的社会普遍现象,并不是没有社会危害性。合同诈骗,直接使对方当事人的财产减少,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所有权,同时也极大地妨害了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5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