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影响,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因此,合理确定当事人的自我责任和法院的职权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作者简介】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明:《民事诉讼中法院职权的弱化及其效应兼对新旧民诉法典中几项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学研究》1992年第6期。 [18]证据失权阻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4.html -
了解详情
译为秩序金)的性质不同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罚金,罚锾本属行政处罚范畴,民事诉讼中科处罚锾,多是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证据协力义务者 制度の將來[J].《ジュリスト》NO.1059,1995. [14][日]高桥宏志.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M].张卫平,许可,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5][日]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11.html -
了解详情
从宏观上理顺思路、综合施策,首先要明确我国目前民事诉讼中的问题所在。笔者认为,当前法院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如何解决不断增长的司法 价值上看都应该由对方承担举证责任时,就发生举证责任转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了几种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转移,但是显然不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最根本的含义[5]。德国学者亦认为,在民事诉讼中,探知、收集并在诉讼中提出裁判上重要的事实以及考虑证据的提出,原则上仅属于当事人,当事人对事实资料的收集 的基本理念而被广泛认可。进入20世纪后,法国也继德、日之后多次修改民诉法,对当事人和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调整,有关释明义务的强化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3.html -
了解详情
发问,并以法定方式介入证据调查过程。但这并不表明法官的消极性原则在大陆法系就不适用了。事实上,大陆法系法官在诉讼中的支配地位主要体现在推进诉讼 修订民事诉讼法,也许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必由之路。 谈到程序的自我约束,不能不提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本是民法中基本原则,但是伴随着19世纪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确有重大错误时,须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请于再审。随着原苏联诉讼制度的引进,原苏联的诉讼理论亦随之被介绍到我国。50年代中后期一批原苏联法学家 也有权自己主动收集证据,以便查明当事人真实的相互关系。[7]通过重新注释,获得了制度性改造。即重新调整了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原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其在合理期限内提交。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有困难的,应在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这个规定虽然明确了法院可以为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 9、柯昌信、崔正军主编{民事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10、江平主编《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0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基本确立了这一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二、环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环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问题,标准仍然不够清晰。为了尽可能精确地说明证明标准,西方学者用百分比来形容证据优势,将其解释为51%:49%或者75%:25%,将合理怀疑解释成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应该继续审理,否则将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2)法官应当公开自己的自由心证。在民事诉讼中法官是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评判者,双方当事人正是基于对法律的权威性以及 第十六卷1999年第4期,第92页。 [21]刘荣军:《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载《法学研究》第二十卷1998年第4期,第13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7.html -
了解详情
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适时提出主义阶段的发展过程,都有举证时限制度和近似制度的规定。 事实上,立法者设立举证时限制度的重要理由是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并且 举证任务的情形。而第43条第2款之客观原因,是指能够被当事人克服的自身的客观原因,⑤当事人出于时间、金钱、成本等方面考虑而末加克服。由于这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