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诉讼权利是为了使公民具有维护自身权利的救济手段,而单就民事诉讼程序运作本身而言亦同时有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 法有自然法和实在法之分,自然法 民事诉讼制度的设置者——国家的意志的体现。国家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合理化、提高化的结果。历史上无论那个时期,每一个统治阶级的最终目的莫过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1.html -
了解详情
能有效遏止此种情形,还客观上为当事人实施“证据突袭”提供了合法依据。诸如,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32条规定,“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需要补充调查 其不能替代法律,更不能“造法”。因之,惟有完善民事诉讼法才能真正使民事诉讼程序畅通无阻,才能使民事审判真正“提速”。1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2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诉讼阶段。近几十年来,尽管西方各国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改革审前准备程序,使民事诉讼活动由偏重开庭审理转为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 之所以变得更为简单,是因为有些纷争事实在当事人之间已明显不存在争议,相应的举证程序由此可以避免;之所以变得更加公平,是因为双方律师对案件事实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6.html -
了解详情
。(三)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选择程序制度的权利。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选择什么样的程序处理纠纷与其实体利益与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同时,仍然责成“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
上,通过与占据学术界主流地位的规范研究或法律解释学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以期刺激诉讼法学的理论想象力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同时,立足于法学界既有的实证研究成果 在上述卷宗样本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当事人情况里,孕藏着对于我们理解中院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运作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含义。当事人的大部分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且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当事人已经提出的争点范围,决定当事人双方应该提交什么材料。6.增设审判前程序。7.改革律师收费制度,将废除小时计酬制,改为固定收费。8.加大法律 诉讼的提起与继续完全依据当事人的意愿,法院不得依职权启动与推进民事诉讼程序,诉讼证据材料只能依靠当事人自己,法官不能在指明的证据之外主动收集证据,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13.html -
了解详情
之诉就丧失了与刑事之诉一并解决的可能性。此时,再按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判也不能达到诉讼经济的效果。2、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附带民事 境地。即无论是直接援引上级法院的裁判,或是根据自己作出的刑事部分的裁判来确认附带民事部分的案件事实,其公正性均会受到质疑;第二、如果刑事部分已经二审,审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为54940件,占二审案件总数的2247%,1997年,全国法院共审理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4760928件,上诉的为270147件,占一审案件总数的58%,而 充分发挥上诉审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并确保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功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民事诉讼程序机制才有可能得以协调运作和发展。具体在如何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现(1)对话机制的涵义。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在民事诉讼法中提出了对话性价值的概念,即所有参加民事诉讼程序的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在法律规定的 责任。通过行使释明权,法官应当帮助当事人了解纠纷的争论焦点所在,针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向当事人提示与之相关的实体权利及实体法律关系,并帮助当事人选择较为适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7.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范围内的效果可及的对象有两重,一是作为过程(vorgang)的诉讼的发展(prozessentwicklung),二是作为过程发展目标的裁判。(注:[日]上 法规规定的规则,还必须包括法院裁判时使用的一些内部规则;第二,在民事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法院应该积极行使释明权,及时、准确地为当事人实施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