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极少将未成年人分诉处理。在判决以后的帮教、矫正及未成年缓刑犯、假释、保外就医等的监管上,法律规定的执法主体公安机关也没有专门机构承担相应职责, 不得剥夺其人身自由;我国法律也规定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处理原则,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2.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行为不构成保险诈骗罪。被告人曾劲青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假释期满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 。其次,根据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六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463.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两种观念,法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对陈某某作微罪不诉,其他五名嫌疑人建议公安 被判缓刑、管制、暂予监外执行(含保外)和假释的未成年人罪犯,认真负责的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遵纪守法的教育。社区、村、社积极配合,并主动做好矫正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5.html -
了解详情
对未成年人贯彻教育挽救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72 经济化。另外复合缓刑也区别于假释。二是对于复合缓刑犯在考验期内应遵守的规定、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等仍然要适用前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3.html -
了解详情
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第(三)项规定: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 实现特殊预防而予以反击,不仅补足前罪刑罚在量上的不足,而且对于后罪实施一系列的惩罚性制裁,例如不得适用假释和缓刑等,以防止犯罪人再次适用刑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3.html -
了解详情
先前归案后已供述而当时未查实的除外;(4)假释考验期间故意犯罪的。6.对未成年被告人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同时具有下列 的,并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量刑起点为六个月至一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82.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两种观念,法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对陈某某作微罪不诉,其他五名嫌疑人建议公安 被判缓刑、管制、暂予监外执行(含保外)和假释的未成年人罪犯,认真负责的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遵纪守法的教育。社区、村、社积极配合,并主动做好矫正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0.html -
了解详情
区别不大的生活场所,应当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户"。这两种意见对定罪并无争议,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二、本案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入户抢劫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39.html -
了解详情
区别不大的生活场所,应当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户"。这两种意见对定罪并无争议,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二、本案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入户抢劫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539.html -
了解详情
年十一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盗窃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 “解答”)对盗窃案件的审判起了指导作用,应当继续执行。现根据 三年内犯罪,仍按累犯从重处罚,而不定惯窃罪。我们认为,“解答”规定“符合累犯条件的,按累犯从重处罚”,并不表明凡刑满后三年内进行盗窃, ...
//www.110.com/fagui/law_2766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