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16].另外,有些地方法院法院已经注意到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17]无论是对法官职权的限制,还是 模式与美国模式的区分。[38]我国现行宪法对民事诉讼程序基本权的规定相当薄弱。虽然宪法第125条规定了审判公开和被告人的辩护权,第126条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口头审理、分阶段审理等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实行对抗制的美国和英国民事诉讼程序则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在英国,由于陪审团的作用基本上已趋于消失,其证据法 。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言词主义决不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完全排除书面成分,而是基于在口头审理的过程中审判机构与当事人(而不仅仅通过其律师)和证人直接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3.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生命的表现。”[13]现代民事诉讼程序作为一种事物,当事人决定审判对象和证据的当事人主义原则就是其内容,而其具体运作 审查。但是,当事人以有仲裁协议为由主张对方当事人无管辖权的抗辩,根据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027条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本人提出,法院不能依职权审查这种管辖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2.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上来。[8] (二)调审分立是深化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 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在于程序的变化。从我国民事诉讼方式改革的实际过程看,先是以改革举证 .5% ,判决结案428,509件,占结案总数的29.0%。可见,全国一审民事案件,1997年与1990年相比,判决结案率增加了10.3% ,而调解结案率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
。 对民事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案件和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件的审查期限,依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二节听证 第五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诉讼 ,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跟进监督或者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监督: (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抗诉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仍符合抗诉条件的; (二)人民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695.html -
了解详情
论证的,其结果也必然促使当事人产生抵触,难以让人折服履行。 三.诉权是民事审判程序中的第一制度性权利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 记入笔录。但前款规定可以上诉的除外。 参考书目与文献: ⑴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⑵柴发邦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0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结果的监督因素。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突出强调了对于诉讼过程的合法性监督,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 调解结案的比率超过全部案件的半数,而调解中出现的违法问题也丝毫不亚于审判,因此人民检察院对于调解的法律监督应当提到相当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推进。 最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2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十分珍惜自己的法官职业生涯和职业荣誉,会小心谨慎、恪尽职守地履行审判职责,而绝少有枉法裁判行为的发生。[6](3)三审终审制之审级制度的 越演越烈之势。[38]因此,如何为案外人的权益保护提供行之有效的救济程序,是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解释》第5条规定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契机。我国法院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与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不够科学、不够完善有很大关联。解决这些问题,要科学配置司法审判 阶段就通过和解得到了终结。{4}通过收集证据和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意图,发现程序( discovery)可以帮助当事人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和解在更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收集证据的精神。[1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将实事求是原则直接适用于诉讼制度提出了质疑,如有的学者就认为实事求是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 看法尚未达成完全一致,但是由陈瑞华博士提出的将刑事审判程序价值区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次级价值的理论[18]逐渐被民事诉讼法学界所借鉴,并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