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动产在自然属性上其位置不可移动且以登记为其公式方式,所以不动产并不存在遗失的问题。对于不记名的股票、票据和银行信用卡等证券化权利则因其载体在自然属性 相悖,不宜采纳。此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又如,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以求推动财产安全流转。遗失物之返还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41.html -
了解详情
示,而对公示效力,则有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之分。而就动产抵押而言,从承认动产抵押制度的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看,各国对动产抵押均采取 社版),2002,(3) [6]贲寒.动产抵押制度的再思考――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对动产抵押与让与担保制度之规定[J].中国法学,2003,(2) [7]李蓉.论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40.html -
了解详情
隐藏而无法实现,故传统立法并不承认抵押权,不动产抵押权为抵押的唯一形态,并将客体的不同作为其与质权区分的一个标准。但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动产形态的变化和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动产抵押权在各国立法中规定虽不一致,但大都得到了承认,如德国、瑞士等国中动产抵押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95.html -
了解详情
质权。德国、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未规定不动产质权。因此,本文有关国外不动产质权制度的研究,将只依赖于法国与日本的有关法律规定。 依法国民法,不动产 一方面解了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财产所有人的道德压力也相对减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土地公有制和禁止流通,特别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废除,典权现象不多。十一届三中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8.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登记有瑕疵,买方信息不足,他也可以基于信赖而取得不动产,此即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占有推定规则与公示公信原则均为善意取得制度的基础 的响应[J].比较,2011, (52). {10}应飞虎.对免检制度的综合分析:坚持、放弃抑或改良?[J].中国法学,2008, (3) . {11}张五常.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240.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物权法》第31条,依照继承或受遗赠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试举一例,说明概括承受主义 遗嘱信托的具体规定。 [34]参见杨震、孙毅:《论后位继承制度的立法选择及法的构成》,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35]前引[31],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现。所以,在建立物权公示制度特别是在构建登记制度时,必须考虑整个登记制度的成本问题。六、独特价值的归纳上述讨论,尽管其中紧密结合物权公示制度本身进行 建设的另一种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16]章武生等:《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6—4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html -
了解详情
为准不动产。不过,尽管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世界各国似乎没有将汽车登记纳入到准不动产登记体系。至少在实行严格登记制度的德国即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汽车数量 案件的继续进行,最终应当判决周林承担责任。依照登记采生效要件主义的立法和学说,通常并不属于受登记公信力保护的第三人。对上述分析或许有人不免疑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8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基础性依据,是引子,尚不足以构成整个所有权保留制度。 三、所有权保留的设立和表述 我国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立法是不完善的,尚在实践探索中,但所有权保留对分期付款买卖 义务。就买受人将标的物再转让问题,如果标的物是不动产,则第三人因实际不能实现办理过户登记而不能对抗出卖人;如果标的物是动产,根据买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3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导致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违背了交易安全和效率的法律价值, 也不符合该制度的立法目的。 笔者认为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通则〉若干 和保护,载《商业时代》2011年第15期。 [11]戚兆岳:《不动产租赁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5页。 [12]优先承租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7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