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国际关系的基础和整个国际法体系的支柱。{13}(第282-28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法实践丰富,而研究工作基本上是翻译,而且以翻译苏联的国际法教材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13条第一次将国际法引入了中国法律体系。国际法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展开,五大政法院校和主要大学法律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1.html -
了解详情
了中国法文化中另一个不好的特点。 今人多喜高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对于中国法律认可人们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而给以不同的待遇,当然不以为然,将这一点列为 。即使在省级,虽然按察使专管司法,布政使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复核,他们也没有法律专业的属员。这种司法官司和人员分配不当,形成中央与地方之间头重脚轻严重失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7.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方案。 因此,法学研究要关注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并以此作为当代中国法律制度设计的思想主导。面对当前法学研究中存在的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 问世,法学著译出版空前繁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体系正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依法治国、建设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88.html -
了解详情
民族身份彻底丧失他者化的过程,启蒙话语自由主义或资本主义现代性带有殖民主义的深刻烙印,中国法学整体在全球结构中被边缘化、殖民地化。必须诉之于西方后学的反本质主义 与法律信仰倡导者们相同的逻辑错误。很明显,两者都看到了中国法律运行效果的不如人意,都承认了法律信仰对西方法治的重要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21.html -
了解详情
西方本土的,没有也不可能涉及中西,故兼有中西元素的近现代中国法律制度这一特殊实践--在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中的一种特殊实践,成为前者的独 法学(Legal Realism)出现后,人们至少曾发觉,有时将法治理解为法官之治或法律人之治,更为实际。 [14] 遭遇质疑的原因,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96.html -
了解详情
神话。对此评论,我们暂且不予检讨。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法律的强制力和惩罚性,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最终得以实现的呢?一个简单明了的回答, 政府尽管日趋形式化和合理化,可是终究还是不脱宗法的本色。由此看来,汉代以降,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展开,其实就是对于礼与法两种规范的治理功能,予以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3.html -
了解详情
,伴随着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一个带有西方化色彩的司法制度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法律文化体系之中。 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当代全球化运动,乃是人类社会 变革》,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评》(第3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5-105页。 [15]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法文件选(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2.html -
了解详情
整个法学界占统治地位的通说。 美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即对中国法文化有一种基本的看法。他们认为:既然中国法律传统中政治自由权利不发达,而此种自由,乃是英 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北:台湾正大印书馆,1980。 [35]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3)。 [36]张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11.html -
了解详情
,其于人世生活的意义亦在于此。 例如,以孝道为例,总体而言,帝制中国法律对于孝道的全面规定,不仅载述了和塑造着中国式的代际关系,而且, intra palatium regis)等等,均为其例。也正因为规范性概念旨在规范,意味着法律语词对于实体事物的功能预设,甚至寄寓着某种政治愿景和道德理想,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201.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是1979年中国修订选举法以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选举法所作的第5次修改。这次 改革、刑事强制措施改革、刑事辩护制度完善等问题。中国法律史学重点研究了吏治与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展望等问题。外国法制史学重点研究了法 ...
//www.110.com/fagui/law_383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