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滥用职权行为本身在通常情况不具有发生特定结果的危险,滥用职权的意思实际支配了结果的发生,可将滥用职权罪总体上定性为故意犯罪。[9]笔者坚持对因违法 结果实际发生了,也只能是意外事件,也就是说,在轻信过失的犯罪中,行为人认识的内容是即便行为时利用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危害结果仍然会发生。轻信过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02.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而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⑶、以刑法对情节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标准而划分,可以分为确定性情节和概括性情节。⑷、以情节由刑法的哪 ,都要根据《解释二》第一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定罪处罚,但情节轻微,行为人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作为犯罪论处。这些规定是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本身就是对社会上危险分子的威慑,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所以,作为静态的刑罚本身就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从动态方面讲,国家对已经犯了罪的人适用刑罚、执行刑罚 的处罚显然既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犯罪定罪,也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法定刑处罚。同样的处罚,其含义却不同。 3.立法内容不够完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8.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有危险的行为失去控制而导致结果发生时,其危害性才达到值得刑罚处罚的程度,才应对行为人从刑法规范的角度进行谴责,也只有这样理解,才符合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的 避免结果发生的话,那么,就能够认定错打方向盘这一行为的实行行为性。所以说,从紧迫危险的内容是控制不能的危险这一立场出发,将最接近结果的一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5.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本身就是对社会上危险分子的威慑,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所以,作为静态的刑罚本身就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从动态方面讲,国家对已经犯了罪的人适用刑罚、执行刑罚 的处罚显然既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犯罪定罪,也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法定刑处罚。同样的处罚,其含义却不同。 3.立法内容不够完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1.html -
了解详情
而客观说认为,所谓虚假,是指违反客观事实。即陈述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相反的场合,才是虚假陈述。证言的内容即使违反证人记忆,但是最终与客观事实相一致也不构成 事实相符的场合,以及在根本没有侵害法益危险的绝对不能犯的场合,都欠缺结果无价值,处罚的根据不是因为行为人侵害或威胁了法益,而是因为行为人具有犯罪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3.html -
了解详情
而客观说认为,所谓虚假,是指违反客观事实。即陈述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相反的场合,才是虚假陈述。证言的内容即使违反证人记忆,但是最终与客观事实相一致也不构成 事实相符的场合,以及在根本没有侵害法益危险的绝对不能犯的场合,都欠缺结果无价值,处罚的根据不是因为行为人侵害或威胁了法益,而是因为行为人具有犯罪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2.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315条C)中,例如同乘者明知驾驶者喝醉了酒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却坐到车上任驾驶者驾驶,结果发生了事故,致同乘者受伤,因为在此既保护着交通的公共 贪污公款的事告诉法院。乙说:那你烧吧!那么,乙受到的就是一种法律上重要的威胁,因为乙有因贪污而接受刑事处罚的义务,所以,乙对其财产的消失所作出的承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3.html -
了解详情
该种行为存在,就不用调查其它事实,而视为抽象危险状态已经发生,并可因此而直接定罪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在抽象危险犯存在之场合,刑法只需考察行为是否符合构成 危险犯的设置则更为普遍,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其刑法典第185条之3所规定的酒后驾驶罪,而至于在台湾地区附属刑法及单行刑法中涉及食品卫生、金融、药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4.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而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⑶、以刑法对情节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标准而划分,可以分为确定性情节和概括性情节。⑷、以情节由刑法的哪 都要根据《解释二》第一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定罪处罚,但情节轻微,行为人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作为犯罪论处。”这些规定是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