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就基本克服了审判权责不明和“审”“判”分离的可能,而且有利于加强合议庭和审委会的组织建设;2?有利于将审判职能和审判监督职能科学分离,使职能 先行回避;其他审委会委员有权要求院长先行回避。2?关于咨询请求接受程序。合议庭庭长可以向审委会直接提出请求,审委会应当接受,并限制提供包括附有异议的咨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主性不仅是正当程序的要求而且也是司法民主性的要求,落实审判民主需要加强合议庭的职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使陪审员不仅要参与审理, 具有合法性。法院自身无权决定与他人分享审判权。尤其是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合议庭的职权进一步加强,陪审员的责任更为重大,绝不可由办案人员随意指定陪审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4.html -
了解详情
也导致长期以来,我国法院在司法裁判权的行使过程中行政化、官僚化倾向突出,合议庭在很大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当前必须 审判长的关系问题。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组织形式有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和独任审判三种。而庭长和审判长作为法院审判组织形式——即法院裁判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1.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法官助理制度的试点单位,通过施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合议庭固定模式,对法官助理制度进行了实践论证。笔者根据该院法官助理制度的具体 、法官辅助人员、行政服务人员分类管理的办法。笔者所在的房山法院实行的“合议庭固定模式”(即“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改革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58.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并不先期公布审委会委员名单,对当事人是相对保密的,而对当事人公开的合议庭却并不享有真正的裁判权。实践中,审委会委员不回避的现象降低了当事人对 案件如果在审理之时发现其并不“简单”,则可以依据司法解释转为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这时如果认为确实属于疑难、复杂案件则可以提交审委会讨论。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权的一种形式,[4]各地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指令以后,应当立即组织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再审,但对案件如何裁判则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决 下级人民法院有权行使审判监督权,但没有规定具体明确的程序,例如,是否需要组成合议庭以及是否通过审判委员会讨论等等都没有规定,这就会使办案人员在审理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6.html -
了解详情
其理由是,采用书面审理方式审查此类案件简便易行,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笔者认为,合议庭采用书面审理方式审查此类案件,固然能够提高司法效率,但这种审理方式无法保障 。实践中,人民法院对申请人提出的撤销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申请及相关证据,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裁定撤销:(1)当事人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4.html -
了解详情
机会和方法。而我国目前民事第二审程序中存在的“主办法官一人主持询问”和合议庭“一步到庭”的审理方式根本无法保证当事人充分地行使程序权利,与公正的审理 享有公正的防御机会和公正的听讯机会。”[9]“主办法官一人主持询问”和合议庭“一步到庭”并不是强制审限制度的副产品,而是传统审判习惯中开庭观念淡薄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8.html -
了解详情
有话讲在当面的问题,以“对簿公堂”得出最终实体结果。③主体不同,信访听证是合议庭对申诉人的单方审查,以一面之词有理又有证据证实才为受理标准。复查听证是 制”是指人民法院对申诉人向信访部门初次以来信或来访形式提出的申诉,一律由合议庭全体成员共同直接听取申诉人申诉理由所启动的平等、公开、简便审查程序,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9.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落到实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和独任制,合议庭和独任庭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是法定的审判组织,代表人民法院独立行使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被申请回避的是担任审判长的其他审委会委员的,由该合议庭的审判长提请本院院长审查决定;被申请回避的是未担任审判长的其他委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