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 完成盗窃行为,最终受损失的是丢失支票个人或单位。所以,仍应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票据诈骗罪。如果盗窃犯勾结他人冒充签发支票的个人或单位人员去兑现或购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45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的一次修正,是我国刑法在盗窃罪乃至财产犯罪立法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但如何理解与适用修正后的盗窃罪,仍存在诸多困惑。由于新增三种类型 手段取得户主许可而入等情形均不宜认定入户盗窃,而应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或诈骗罪等罪论处。 (2)间接入户盗窃行为 间接入户盗窃表现为利用自己身体以外的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053.html -
了解详情
金手镯,不符合侵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二、本案的焦点在于区分是诈骗还是盗窃罪? 盗窃罪与诈骗罪均是侵犯财产性犯罪,且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依据我国 对方陷于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处分所支配的财物。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又如何能够以诈骗罪的共同实行犯予以论处?笔者认为,由于该共同犯罪中没有出现同一主体实施具有牵连关系的数行为而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故没有与牵连犯 ,而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则发生了想象竞合,其行为既是贪污罪的帮助犯又是盗窃罪的实行犯,故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应按照重罪论处。{6}然而,盗窃行为是贪污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又如何能够以诈骗罪的共同实行犯予以论处?笔者认为,由于该共同犯罪中没有出现同一主体实施具有牵连关系的数行为而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故没有与牵连犯 ,而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则发生了想象竞合,其行为既是贪污罪的帮助犯又是盗窃罪的实行犯,故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应按照重罪论处。[6]然而,盗窃行为是贪污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0.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 完成盗窃行为,最终受损失的是丢失支票个人或单位。所以,仍应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票据诈骗罪。如果盗窃犯勾结他人冒充签发支票的个人或单位人员去兑现或购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80.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人出于错误的意思表示处分财物,即财物占有人的主观心理是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 构成盗窃罪的关键要素在于取得财物行为的秘密性,即以行为人主观上自 转移财产的客观行为,而他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得了财产的占有权,则构成盗窃罪。同样,如果被害人没有转移占有的真实意思表示,即使财物在特定的时空下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84.html -
了解详情
犯中存在,在形式犯中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标准说同样不足以成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科学标准。 其六,法规标准说,认为应当以犯罪行为触犯法案的 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方法行为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二是实施一种犯罪,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盗窃他人提包,将其中的手枪加以隐藏。原因行为是盗窃罪,其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犯罪,合理分配诉讼资源,但立法对此类自诉案件并没有和公诉案件进行合理的区分和衔接,导致了前后矛盾的尴尬立法现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在这四类财产性犯罪中,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与敲诈勒索罪等暴力胁迫型的犯罪以及盗窃罪、诈骗罪等窃取骗取型犯罪的犯罪性质较为恶劣,犯罪率相当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46.html -
了解详情
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连续犯有盗窃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诈骗罪、贪污受贿犯罪等,即使是一些传统的单纯一罪,由于具有可反复 犯罪与过失犯罪均属于法定的累犯除外规定的情形,此时无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如何量刑,即使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也当然排除累犯的认定。 (三)未成年前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1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