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违法概念必须能够向行为时的行为人(以及一般人)告知违法与合法的界限,而不能在事后才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但是,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行为 能正当化。[41]换言之,在行为人通过行为使结果发生的场合,刑法规范是为了防止将来在相同状况下发生这种结果而予以处罚的。在这种状况下,倘若行为人履行义务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6.html -
了解详情
内,设人民监察机关,以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各种公务人员是否履行其职责,并纠举其中之违法失职的机关和人员。人民和人民团体有权向人民监察机关或人民 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对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级机关申请复议。1987年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8.html -
了解详情
计划管理。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不得利用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组织集资合作建房;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不符合经济 符合项目储备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不予审批。 市规划局依法对建设单位擅自改变项目规划设计的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市国土资源局按照有关规定 ...
//www.110.com/fagui/law_36470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展示规定不明,实践中,警察、检察官是否展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展示该证据是否会改变案件裁判结果的判断,结果导致在许多州,控 死刑立即执行;加大对可能判处死刑者从宽处罚的力度,规定只要至少有一项从宽处罚情节,被告人就不得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等等。 再次,应改革与完善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违法概念必须能够向行为时的行为人(以及一般人)告知违法与合法的界限,而不能在事后才告诉人们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但是,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行为 正当化。 [41]换言之,在行为人通过行为使结果发生的场合,刑法规范是为了防止将来在相同状况下发生这种结果而予以处罚的。在这种状况下,倘若行为人履行义务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86.html -
了解详情
收费、包揽诉讼(约定打赢官司后提成25%),律师做了辩护。高等法院最后对律师做出处罚的决定性理由却是欺诈(私下截留对方当事人支付给自己当事人的 并指出委员会在听证时应当把内部决议告知当事人,以便她就该决议确定的原则是否正确、是否应当适用发表意见。 [93] 不单行政机构听证之前获取的材料应当公开,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49.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的七种违法情形,应依照《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而实施处罚的机关是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 评估机构考虑了不相关因素,则该评估报告就不能够采信。 (三)从是否告知救济权审查评估报告。虽然评估报告在补偿安置裁决和诉讼中仅作为证据,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4.html -
了解详情
示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目前正进行着重大的改革,围绕着律师阅卷权及控方是否应知悉辩方所掌握的证据等证据开示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部门)收集调取的所有证据材料;而证据目录应当包括的证据材料既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罪重、从重处罚的证据材料,也要有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从轻、减轻乃至免除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不健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是我国现行登记实践中强令企业解散的制度,众多的法律文件都规定了的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制度。企业被吊销执照后,自应 确定,从而造成推委扯皮。还有一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得较为原则,需要执法人员判断是否应报经有关部门审批,造成了执法的随意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制度、决定后的送达处罚决定书、告知当事人救济权利、救济途径的制度,以及作出较重大的行政处罚决定举行听证的制度,等等。特别是听证制度, 的八类事项,这些事项主要涉及人身权和财产权,对涉及公民、组织其他权利的事项是否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则由其他单行法律、法规加以规定,但目前单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