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追究刑事责任,因而不能成立。⑵ 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特定身份是行为人必须认识的内容,主体的身份是违法性的基础因而是构成要件要素,故意的 的关系上进行把握,即非难行为人的前提在于行为人同时具有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和期待可能性之外,行为人还必须具有违法性意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是指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570.html -
了解详情
各自实施了共犯行为和正犯行为。根据先正犯、后共犯的思考顺序,已然确定地排除了教唆者成立间接正犯的可能性。而不是说,只要教唆他人犯罪,他人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 内,共犯从属于正犯而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因而成立共同犯罪。只不过,对于比共犯认识、预见的事实更重的那部分正犯构成要件该当事实,即正犯过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86.html -
了解详情
会有较大风险,故应限制承诺制度适用。这些案件主要有以下类型: 1.违法性严重的案件。适用承诺制度通常不对涉案行为作违法认定,也不对行为人进行惩罚,故在 类案件,执法机关仅作初步判断即可认定承诺制度具有适用上的可能性。当然,即便法律作了承诺制度适用上的正面肯定,也不意味着在这些案件中执法机关必须适用承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791.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的必要性越高,对与刑法用语核心距离的要求就越缓和,作出扩大解释的可能性就越大。[48]这里的核心含义也就是所谓通常含义,它并不受可能语义的限制 。但构成要件未必一定要进行实质解释,对构成要件进行形式解释,而将实质判断置于违法性阶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得出结论:对构成要件做形式解释就必然会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16.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的承袭。因为在不作为犯中,能够成为处罚对象的并不是先前行为,而是后来的不作为。对先前行为违法性的单纯承袭,难以为不作为犯提供处罚根据。而且, 送往医院抢救)而不阻止,在具有避免死亡的可能性的前提下,就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第二,承认故意的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前行为,有利于解决正当防卫问题。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59.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的承袭。因为在不作为犯中,能够成为处罚对象的并不是先前行为,而是后来的不作为。对先前行为违法性的单纯承袭,难以为不作为犯提供处罚根据。而且, 送往医院抢救)而不阻止,在具有避免死亡的可能性的前提下,就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第二,承认故意的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前行为,有利于解决正当防卫问题。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34.html -
了解详情
法益侵害的危险属于结果无价值,但通说又认为行为无价值也包含了法益侵害的可能性。可见,危险既可以与行为也可以与结果相联系。[38]那么,法益侵害的危险 。我国学者习惯于认为,行为无价值就是指行为是否违反了一般人所信奉的伦理秩序是决定有无违法性的客观标准,如果行为具有反伦理性、义务违反性,即使没有侵害法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76.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上的犯罪客体(在尚未为犯罪侵犯时,称之为刑法保护的客体),是一种客观的实在,但有受犯罪侵犯的可能性,若不可能为犯罪所侵害,是不能作为刑法所 的犯罪对象。行为客体是指构成要件中规定的外部行为的对象,而且根据自然的,因果的关系进行考察后能够认识的,具有外部的物的对象性质并同时成为构成要件的要素[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71.html -
了解详情
。如雅可布斯认为,所谓认识义务,即是认识结果可能发生的义务。认识的并非为注意义务,而是认识自己有避免结果发生的义务,这个义务是透过行为人的认识 预见可能性,而抛弃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对过失成立的过滤,单独依赖主观预见可能性作为过失的标准也存在问题。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子平认为,这种路径一方面可能削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12.html -
了解详情
。如雅可布斯认为,所谓认识义务,即是认识结果可能发生的义务。认识的并非为注意义务,而是认识自己有避免结果发生的义务,这个义务是透过行为人的认识 预见可能性,而抛弃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对过失成立的过滤,单独依赖主观预见可能性作为过失的标准也存在问题。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子平认为,这种路径一方面可能削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