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②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 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③ 王利明言编:《人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执行的,法院就应当受理而不得非法拒绝司法,即有告即理原则。 因此,关于民事诉讼开始的正当程序及其保障原理, 与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是相同的。 民事诉讼开始的正当程序保障是指,在公民或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后,能够平等和便利地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01.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权利本位法律意识的强化 精神赔偿标准和范围,以避免自由裁量时可能出现的偏差。笔者建议适用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应考虑如下条件:(1)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8.html -
了解详情
良知,具体说,“精神”即秩序、正义和自由等。因而,精神之学的民事诉讼法学处于高于智慧之学的层次。民事诉讼作为公民寻求公力救济的主要途径,关涉公民合法正当 问题。民事之诉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价值和目的的实现以及民事诉权的保护等重大问题。诉是原告基于实体(法)目的而针对被告提起的,诉讼标的为原告请求法院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的现代化,除表现在司法组织体系独立于行政之外,还在于民事诉讼过程中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或市场经济主体的权利的关系上,既要以国家权力保护人权 机关指控犯罪的起诉状就决定了法院的审判对象,无须听取被告人的意见。而民事诉讼的原告提起诉讼时所主张的请求及其理由事实并不一定就成为法院经过认定事实并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2.html -
了解详情
。3、 协议管辖协议管辖,是指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确定的管辖。在我国,根据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协议管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双方当事人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约定 ,是指长期户口,而不是临时户口,长期户口登记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公民的住所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751.html -
了解详情
). [7]Leathermanv.Tarrant Country Narcotics Intelligence and Coordination Unit,507U.S.163(1992). [8]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9]左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3.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适用附带民事诉讼,我们可以发现能够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案件中的一部分,如侮辱罪, 诉讼仅限于由于被告人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的案件,即如果要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前提之一即被害人有物质损失。这里存在一个矛盾,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86.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进一步肯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合理性和 的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民事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附带范围》、《批复》剥夺了公民请求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0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主权。明确我国人民法院对涉及案件的管辖权,能切实有效地维护中国企事业单位和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 (二)主要依据原则: 1、方便人民群众诉讼 、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是指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确定的管辖。在我国,根据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协议管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双方当事人必须以书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