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产生前科消灭所带来的一切刑事法效果和非刑事法律效果。前者如我国刑法关于累犯、特殊累犯、再犯、惯犯以及对有前科者量刑加重等规定 导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242. {13}赵秉志,廖万里.论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应予消灭厂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法学论坛,2008, (1) 作者 贾 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319.html -
了解详情
将已满14周岁作为追究刑事责任和适用刑罚的起始点,即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不管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情节恶劣程度,都不认为 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也作了类似的规定。 三、关于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33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时候还不具备剥夺政治权利内容中的大部分权利,更谈不上利用这些政治权利来实施犯罪;另一方面,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无论是作为 、对未成年人犯罪和处罚的法定年龄界限不能突破,不允许有任何伸缩性,这是我国刑法罪行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如果可以突破这种界限,刑法关于责任年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4.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的领导对少年犯的司法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一些关于办理少年刑事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工作规程,但实践中贯彻不力,如上级 活动顺利进行的,可不采取逮捕措施; 3、应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和其犯罪原因进行实地调查,其调查情况可作为处罚依据。 (三)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9.html -
了解详情
在《关于城市中当前几类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指示》中就已经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犯,必须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这一方针作为一项未成年人犯罪 群体越来越壮大及许多未成年犯罪人演变成为常习犯罪人。严峻的现实清楚表明,我国现行未成年人刑法制度无论是刑事立法本身还是刑事司法实际等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一系列矛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6.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因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减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997年10月28日 地认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准确地适用刑罚和量刑,体现了我国法律和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74.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理,该严的一定要严,该宽的一定要宽。对于轻微犯罪、偶尔犯罪的,能不判刑的就不要判刑,可送去劳动教养或作其它 ]张年庚.关于暂缓起诉制度的思考[J].现代法学,1991,(02). [9]翁怡洁.论公诉案件的诉讼分流[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05). [10]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课题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9.html -
了解详情
的、足以解释世事的理论,都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这两个极端之间。关于品格证据的概念也应如此。[3]所以,笔者认为,不应将个人细节行为部分从 情况下十分注重对矫治的实际需要,注重处罚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而,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价值取向上几乎都无一例外弱化报应刑观念,以强调特殊预防的教育刑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颁行的《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 走向轻缓化、教育刑为主的司法康庄大道。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未成年人司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而品格证据的实践默认赋予了检察机关灵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颁行的《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 走向轻缓化、教育刑为主的司法康庄大道。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未成年人司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而品格证据的实践默认赋予了检察机关灵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