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都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起诉条件和提起再审条件的案件才能启动一审程序和 进行审理。 2、驳回上诉申请应适用的文书 实践中,对申请再审的案件审查后发现不符合再审条件的,均采用通知书的形式驳回申诉申请。笔者认为,这种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通常情况下,在案外人异议中需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的执行依据主要是交付特定物的法律文书。如果认为作为执行依据的判决、裁定本身有错误,比如误将案外人 做法遗留了两大问题: 一方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模糊、复杂。《民诉法》对执行救济制度中如何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没有直接的规定。根据《民诉法》中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4.html -
了解详情
,这在内地《民事诉讼法》是没有规定的。显然,为了克服内地和香港体制上的差异,推动两地司法协助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在不可能取消审判监督程序的前提下在尽 往往采用其他方法,而弃相互委托送达而不用,甚至突破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方式送达司法文书。[62]在这方面,一些香港执业律师也指出,如果公告送达方式使香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83.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都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起诉条件和提起再审条件的案件才能启动一审程序 上诉申请是对原判决、裁定进行审查后作出的维持原判的确定性文书,具有裁决性质,因此应用裁定书的形式,结论为“驳回的上诉申请”,这是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4.html -
了解详情
、235条法定中止、终结执行条件,严重损害申请执行人应的利益的等,这类违法执行的特点是有新的执行文书依据,但该执行裁定本身违法,导致执行错误。2、 条,第188条之规定相矛盾。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审判监督程序的内涵既包括法院内部的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0.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2009年第4期 【摘要】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面临着在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可选方案中加以协调和取舍的难题。实体性再审事由虽然存在认定上 限制的再审事由明确加以列举,例如现行法所规定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之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既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在检察权范围内,只要是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民事检察方式,我们都可以探索尝试,而不应仅局限 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商请法院以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再审,根据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溯及和解协议生效之时。这样便可以以法院调解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4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理由:一是出于对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慎重考虑,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威的尊重,同时考虑到民事抗诉案件启动再审程序,由上级人民法院更能体现出抗诉制度 种启动再审程序的途径,即对生效裁判启动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改为一元化。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人民检察院的多次行使民事抗诉权,避免影响到生效裁判文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96.html -
了解详情
后,在对判决抗诉时一并提出抗诉。后一重限制实际上意味着只有当错误裁判落入审判监督程序的范围可以适用这一程序再审的,检察机关才能够提出抗诉。检察监督作为 的过多介入而影响公民自主行使权利,同时也使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效果大打折扣。 检察机关起诉和参与诉讼的民事案件主要应为以下两类: (1)国有资产流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似乎表明审判监督程序是专门用来纠正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作出的错误裁判,执行程序是为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的民事抗诉监督权是一种事后的监督,这种监督方式缺乏对审判过程的防范。在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监督只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权,即检察机关只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