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死刑则免予赔偿。认为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生命都被剥夺了,还赔什么钱呢?被害人往往等到的是法官“因某种原因无法满足”的规劝而放弃自己的请求, 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恢复审理民事案件。中止诉讼期间,当事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进行财产保全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践需要来调整自我。[10]借鉴西方先进的司法改革理念,严格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建立个体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刑事法本位观成为当务之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调解 与程序设计,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4期。 [5]刘星:《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广东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55.html -
了解详情
。 (四)标的数额的确认时间难以把握 既然标的数额作为小额诉讼的适用条件,那么,什么时候确定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就要予以考虑,由谁来确定也不明确。立案庭确定 审判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三、问题,要在审判中探索解决 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民事诉讼制度的设立,在法院的审判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9.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性。[1]因此,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只是一种手段。至于证据材料能否成为证据就需要经过质证与认证了。因此,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提交证据材料,不管真假。至于 》(修订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2]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3]叶自强:《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76.html -
了解详情
立即产生该主张违反真实义务之怀疑的情形下,法院与其探究当事人主观性事实认识是什么这一不易证明的问题,不如直接将精力集中于客观事实的认定可能更有助于实现 的审理所花费的费用。[19](219) 3、真实义务的保障机制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在引入真实义务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以防止其空洞化或被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0.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请求与被告离婚,那么法庭调查开始后的第一个庭审发问即是:原告你根据什么事实要求与被告离婚?(根据原告的文化程度、是否委托代理人等发问句式可以调整, 大创意。然则,个人认为在此之上,需要付诸实务进一步观察、体验,以期庭审尽管也有很多人认为不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更符合民事诉讼审理实务的要求。 【作者简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5.html -
了解详情
以至需要在立法层面寻求解决对策。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当时诉讼迟延现象到底有多严重,以至于需要法律对之做出这样的硬性规定呢? 从图(二)所示的案件 充分利用制度弹性而使审限制度形同虚设以外,还突出表现为: (1)违背司法规律。民事诉讼是司法权运行的过程,在司法活动中,司法权为实现对社会关系的有效均衡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9.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2000.280-282. [8]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87. [9]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5. [10]李浩.举证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34. [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59.html -
了解详情
既然违反民事诉讼法没有什么必然的惩罚,又为什么要碍手绊脚地去遵守呢?要保障《民事诉讼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就应当全面规定各种民事诉讼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这些救济要现实地转化为受损方实际享有的权利,还需要有一定的救济程序作保证。因此,建立完整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必然包括救济的程序性建构。无论何种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0.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将精神损害赔偿列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则上述弊端有望得到解决。 精神损害赔偿是由于精神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法律后果。什么是精神损害赔偿?至今立法 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初步建立。二是保证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精神赔偿制度互相衔接、协调一致的需要。民事诉讼的精神赔偿已被立法所确定,更被司法解释所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