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的体例也有所不同。在世界各国已经生效的民法立法体例上,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则大致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法国的意思主义,即法律认定以债权法上的 没有最后解决,在物权法中还是规定为由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 三、所有权中争论的基本问题 1、物权法要不要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在制订物权法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22.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尽管公示只具对抗效力而非生效要件,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仍被广泛地运用并被立法加以强制性规定,不动产公示范围扩大适用于涉及不动产的 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32] 参见:[日]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注145. [33] 王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84.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民法起草工作小组,[4]负责中国民法典编纂和草案准备工作。 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议定的计划是:1999年3月通过统一合同法;45年内通过物权法;2010年前完成中国 ,或者判决抵押人依抵押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三)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关于物权之变动,各国立法上有四种模式:其一,意思主义。为法国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11.html -
了解详情
合意。 (四)绝对物权行为客观存在的例证 虽然目前司法界和理论界尚没有关于绝对物权行为的论述,但已经不自觉地在绝对权变动的立法中予以使用,只不过 [⑩]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如果当事人已经达成合意,往往就意味着法律行为的成立,在双方法律行为中尤其突出。但是达成合意并不当然表明法律行为必然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7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有存在的必要,它是一种先进的关于物权变动的模式的选择,值得我国在立法上借鉴。然而无因性在我国遭到批评说明它也有不足之处,基于此文章力图寻找一种结合点 ,第三人若不再以不知不动产之权利状态为由予以抗辩以不可能。再次,在多重买卖中的大量第三人凭借占有之事实和善意取得制度可获得保护,而对其他第三人则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98.html -
了解详情
蕴涵的利益归属,只要这种关联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交易秩序,即使这种关联性没有通过法定的公示方式表现出来,法律也不能排斥或者拒绝保护这种利益。比如,当事人自己 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据此,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交付不仅是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也是债权合同生效的要件。这种立法,据说是采纳了从日本法学家那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89.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2]在交易过程中所存在的围绕物权变动的意思因素,并不一定能够在民法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立法者的选择是多样的:可能忽视这些意思因素;可能 掉一些功能;判例学说主张瑕疵共同(瑕疵 同一)、条件关联,[38][39] 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再被削掉一些;学说主张行为一体,把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解释为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3.html -
了解详情
19条)。 从上述《物权法》的规定来看,立法者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在所有采取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情形中建立并强化登记簿的 对此没有过错,也应当向真实权利人承担赔偿责任。[61]这种规定已经足以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必要再通过给受让人施加注意义务去过度地保护真实权利人。 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7.html -
了解详情
其意义如何以及法官在实际裁判过程中是否曾经使用过,倒是令人怀疑。考虑到这种中国式的立法传统,也可以认为第1条成立。但是,最好是像《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安全,从逻辑上说,动产交易以登记为公示方式并非不能,但如果采取登记为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成本巨大,人们将不堪重负。所以,不得已采取转移占有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52.html -
了解详情
变动行为,即便经历了物权变动的公示程式,亦应排斥其所谓的公信力以恢复物权原有之权属状态。[8]三、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立法困惑《物权法》中有许多 其实,现行《合同法》第286条事实上将承包人对建筑工程欠款(其中包括农民工工资)的受偿权确立为一种优先权;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9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