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现实的研究立场,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法学思考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 自然法学代表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思潮,这一思潮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一般 焦美华译,张新宝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297页注281. [44]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86.html -
了解详情
、有序、以及有力,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顺利、迅速得多。 自然法的观念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荷马时代就出现了自然法的观念在西方法律发展过程 建立,普通公民就建立一种信仰,这个神话又被学者们的思考、研究将前辈们建立的神话予以破灭,建立了新的神话;有时还几个神话同时存在,只是其侧重点不一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46.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法律学方法论,法学研究方法,哲学立场 一、问题之所在 综观当下的国际学术界,无论是注重实践思考倾向的“法律方法”,还是注重哲学思考倾向的“法学方法论”,均已 参见[日]田中成明、竹下贤、深田三德、兼子义仁:《法思想史》,有斐阁1988年版,第214页。 [10] 严格地说,在德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html -
了解详情
世纪的“实证科学”时代将代替以前的神学时代和形而上学时代。实证主义因而崇尚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认为那种经验调查、实验、演绎推理等方法具有普适性,能找到 范围》中明确提出的是命令、义务、制裁的三位一体,而并非像我们的法律思想史教材通常归纳的那样是“主权”、命令、制裁的模式。 [48] 《法理学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0.html -
了解详情
总体上是一种宪法发生的政治思想史叙事。 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是社会科学的路径,以北大强世功教授的宪法社会学或宪法惯例研究为代表,比如强老师对中国宪法 个根本问题,也是为什么前几年邓正来会提出来,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是什么,中国法学到底要引领中国走向何种生活方式--宪法学显然也无法摆脱这样的道德拷问,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18.html -
了解详情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还缺少对经济法思想史的研究。对经济法思想史的研究可以从理论根源的角度拓宽拓深我们对经济法的认识,夯实 娟,崔栓林。经济法的社会性新思考———利益群体视角中的分析[A].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06-318。 [33]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6.html -
了解详情
福柯本人的总结,这种考古学方法在关于新事物的确定、矛盾的分析、比较的描述和转换的测定等四个方面与传统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不同:考古学所要确定的不是 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历史分析(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然而,这既是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28.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此问题的初步设想。我们认为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是新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中国法律教育实际有机结合的成功尝试,将对我国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指定一些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让其通过独立思考和研究获取知识;同时,选择典型诉讼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使其各抒己见、明辨是非,加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6.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清末的民族观论争,涵盖了宪政、建国、民族观等多种元素,具有显明的宪政思想史意蕴;再加上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说在宪政领域的相关具体实践,五族共和也 【作者简介】 常安,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教研室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宪政史、民族与法律问题。 【注释】 [1] 彭武麟、杨策:《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4.html -
了解详情
角度,《法理学》宏大叙事所带来的独断和绝对是有待商榷的。一个真正懂得法律思想史的人是无法理解所谓截然对立的思想,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来思想之间 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399. [19] 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第353页。 [20] 见伯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