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利用此公式对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简易、小额诉讼,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有助于我国民事诉讼走向更加经济。关键词: 页[5]见方流芳:《民事诉讼收费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31页。[6]参见王肃元:《论我国纠纷解决中的资源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23.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民事诉讼证据质证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条 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法律 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也就不能否认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没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也可以成为质证主体。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只要是当事人都可成为质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839.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1998年第1期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质证 【写作年份】1998年 【正文】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 陈述,因其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的差异,以及与案件结果利害关系,都会影响其陈述的真实性,也需要质证。 第三,证据的本质特征是客观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2.html -
了解详情
》所存在的舛误仍为《证据规定》所沿袭。我们认为,其根本缘由在于法律适用者对现行民事诉讼之运作模式及相关诉讼理论缺乏基本认识。在我们看来,以现行民事诉讼运作 知主义之我国决无适用之余地。现代各国民事诉讼,就当事人对诉讼资料(证据资料)之提供与受诉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之关系而言,殆有两种运作模式:一日辩论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3.html -
了解详情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审判长应当与当事人共同就事实上和法律上两方面对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进行阐明,并且提出发问。 不过,由于案件事实的发现,实质上 》,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 [5]蔡彦敏、洪浩:《正当程序法律分析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王福华、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917.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公司,1997. [10][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陈刚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1]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2]吕太郎.民事诉讼之基本理论(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3]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98.html -
了解详情
易做到。这将会出现对原物证明难,对复制品、照片证明容易的情况,但这种悖论的出现其错不在原物,而恐怕在制度。盖因对原物的公证证明实无必要 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具体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也应围绕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解决私益纠纷的法律装置,所以,民事诉讼中公共利益的配置和运行,必须考虑到当事人的私人利益,而为了协调二者的关系,民事诉讼程序必然要对 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 [1]童之伟.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关系论纲[J].中国法学,1995,(6). [2]杨寅.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8.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问题理论一般不会对政治问题进行司法审查,表现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由于可能影响外交关系,不利于行政部门解决对外交往这样的政治问题,所以法院也会 观点。 [16]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5 年第2 版,第638 页。 [17]刘力:《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8.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需要建设和完善的是公民的权利体系,因此,国家的法律体系,应以公民权利为中心构建,民事诉讼活动,应当以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因此,维护私权,应当 这样一种态度。还有人从我国目前权利体系不发达和新的利益关系不断出现的角度出发,主张将民事诉讼目的定位为利益保障,如前所述,利益保障会不适当地扩大法院的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