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唆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和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应当以直接故意杀人论处。由于行为人不属于法定的犯罪主体、不负刑事责任,他们只是教唆者的杀人工具,因而教唆者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对杀人后果负完全刑事责任。...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36.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除此之外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应注意的是,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96.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意思) 。占有意思是否存在,占有关系是否成立,对于区分盗窃罪、侵占罪以及其他犯罪都是至关重要的。死者的占有否定说认为,虽然自罗马法以来,占有就包括客观 占有时,行为人必须具备占有意思,必须具备行为能力,那么,就不能承认婴幼儿、精神病人、法人团体的占有。基于同样的道理,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死亡的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00.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意思) 。占有意思是否存在,占有关系是否成立,对于区分盗窃罪、侵占罪以及其他犯罪都是至关重要的。死者的占有否定说认为,虽然自罗马法以来,占有就包括客观 占有时,行为人必须具备占有意思,必须具备行为能力,那么,就不能承认婴幼儿、精神病人、法人团体的占有。基于同样的道理,无论因为何种原因死亡的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27.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征描述。我国刑法第13条中但书也指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总是会发生变化,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法院也采取过这种观点。“苦痛”必须仅指肉体上的苦痛,精神上的苦痛不在此范围内,而且以缓和免除病人的苦痛为唯一目的,不允许任何其他目的。从痛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8.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征描述。我国刑法第13条中但书也指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总是会发生变化,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法院也采取过这种观点。“苦痛”必须仅指肉体上的苦痛,精神上的苦痛不在此范围内,而且以缓和免除病人的苦痛为唯一目的,不允许任何其他目的。从痛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9.html -
了解详情
病人扔到社区之外、城墙之外,直至宣告其死亡。后来,人们对待鼠疫病人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把病人驱逐到社会之外,而是在社会之内进行监视和预防:遭鼠疫侵袭的 帝国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就建立在大脑的软纤维组织上。[9] 权力对象从身体到精神的转变为犯罪构成的诞生提供可能性。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取代费兰基里、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2.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关照和展开,形式上触犯法条但实际上却为法秩序的整体精神所宽容的犯罪,难以找到出罪的突破口,致使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之间的冲突,抽象的 上无疑符合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而在主观上,医生对于自己放弃救治另一病人的行为性质及其可能造成的结果完全明知。若将这一主观心态认定为犯罪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条 限制病人收取某等物品或物件 版本日期 30/06/1997 (1)如院长合理地认为病人的精神不健全状况致使他无能力恰当地照料、处理或使用任何物品或物件,院长可指示 入或以其他方式放置在精神病院的处所内,以期该物品或物件落入任何病人的管有,即属犯罪,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第1级罚款。 (3)在违反 ...
//www.110.com/fagui/law_15480.html -
了解详情
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仔细斟酌和深刻剖析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才是我们理解刑法精神内核、认识犯罪化根据的关键。从这种认识出发,我认为:立法者进行刑事立法,实际上 在病人患有当前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疾病而且痛苦不堪、濒于死亡的情况下,为了减轻病人死亡前的痛苦,基于患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请求或同意,采取适当方法以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