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对于国家机关得认定,直接涉及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虽然在宪法中并没有对国家机关以准确定义,但是我们完全应当结合我国的宪法 是以所有制形式作为划分依据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尤其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以后,我国企业组织形式已完全不是80年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1.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都属于严重罪行,但与故意杀人罪相比,危害程度明显轻一个档次,应当废除死刑,当然,个案属于例外。这需要通过技术性立法规范加以明确。审判实践表明,1997年 的死刑立法悬殊太大,对现阶段我国的死刑立法来说,是一个较合理的选择。 再次,死刑执行的立法限制。我国刑法规定了死缓制度,在性质上类似于外国刑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调解存在一些弊端,但它仍将是与审判并立的另一种纠纷解决机制。要使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适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对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一步 的〈民事诉讼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10月第1次出版。 许小澜,庄敬重的〈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及其改革〉 作者:李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57.html -
了解详情
第4条的基础:法官不得以法律无规定、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为借口拒绝审判,否则将被追究拒绝审判之罪。这种理念也在《瑞士民法典》中闪现着:(1)凡依 ,同归于一。[27]由此,这种将法定位于与权利同一的观念,逐渐替代了将法定位于对民众约束的观念。显然,这是西方权利观念东渐我国的结果。同时,当我国学者在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3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很深的联系,并且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要求,因此长期适用于我国的审判实践中,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组织在公布的一些诉讼法规中,就把调解作为处理民事案件的重要制度明确加以规定。我国著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2.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的职业法官阶层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⒉弥补我国现行法官制度的缺陷所决定。 现行法官制度的第一个缺陷是法官来源复杂。近年来,我国的法官数量呈外延式增长,数量 专门的部门,诉讼不被看作专门机构的活动,司法人员不被当作是特殊背景的人材。⑨其次是法官的审判职能与法律服务职能、检察职能常会混淆。如主动服务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66.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不同的制度选择而凸显其特定属性而已。 我国的国家公诉权与检察制度几乎是同步建立发展的,这使得我国在进行检察制度的设计完善时具备了对公诉权属性进行选择改造的 相对不起诉上。 (3)规制判决。指审判权行使过程中,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实际产生的制约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起诉书一本主义实现规制。学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6.html -
了解详情
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常规审计分离以及审计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等不足。因此,如何确立和规范我国的离任审计制度,就成为我们进行反贪肃贿制度性建设、 [8]见裴显鼎:《陈晓受贿案事后收受财物能否构成受贿罪》,载《刑事审判参考》2000年第3辑。 [9]犯罪黑数(dark figure of crime)是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0.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的执行犹豫主义,建立死刑赦免制度,为我国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写下新的篇章。 (三)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错杀 从中外死刑案件的审判实践看,死刑案件的 的普遍关注,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死刑适用的不断减少。根据国际特赦组织的统计,到1995年9月底,世界上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废除死刑或实践中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9.html -
了解详情
是最重要的救济方式。而从行政确认判决的规定看,部分确认判决的适用与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诉讼目的不相符合,如《解释》第五十八条 ,确立多极利益主体及国家利益复合体的概念。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行政确认判决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我国行政审判既维护个人利益又增进国家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