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作为减刑条件,但实践中罪犯因立功而呈报减刑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还是适用悔改表现突出这一规定。由于这一规定的不明确,实践中往往对10年以上刑期的长 减刑幅度和间隔规定得比较粗线条,导致实践中有规避制度的情况存在。为体现现行刑法执行中死刑重、生刑轻的问题,对减刑假释在起始时间、幅度和间隔上予以从严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192.html -
了解详情
刑期一日。 第十七条 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特殊情况”,是指与国家、社会利益有重要关系的情况。 第十八条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 假释建议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十八条 减刑、假释的裁定,应当在裁定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有关执行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 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999.html -
了解详情
抵刑期一日。第十七条 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特殊情况”,是指与国家、社会利益有重要关系的情况。第十八条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 、假释建议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第二十八条 减刑、假释的裁定,应当在裁定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有关执行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发现 ...
//www.110.com/fagui/law_391157.html -
了解详情
素材。由于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在1997年《刑法》已经施行12年的情况下进行的,而1997年《刑法》在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立法经验不足、立法技术 性质组织犯罪规定为特殊累犯,那么也就意味着即使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一般参加者,也将面临不得适用缓刑、假释的法律后果,这显然不利于有效促进这类犯罪分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权力;后者指审判机关在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对其裁量决定是否适用刑罚及适用何种刑罚的权力。刑事审判权与假释权在性质、内容和运行方式上完全 的结论性观点是:劳动教养制度是特殊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制度,过去确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法治国的情况下,劳动教养制度缺乏最起码的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9.html -
了解详情
都规定了假释制度,但从监狱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假释缺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国外的假释制度相比,我国法律规定的假释在司法实践中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这主要是 或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才撤销假释,收监执行。 (4)在司法实践中积极扩大适用假释,凡符合《刑法》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经严格审核后尽量假释,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3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社会人、财、物大流动的情况下,缓刑犯的考察监督难以开展,甚至无法开展。 七、假释 假释是一种对在押罪犯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 除此以外的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不管病情多么严重,甚至有死亡危险的,也不能适用,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2、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进行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30.html -
了解详情
之外的财产,这里就很难保证刑罚的效果集中于受刑者。[6]同时,适用罚金既要考虑到犯罪情况,也要考虑到犯罪人的支付能力,而作为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没有工作 ]这一规定明确了未成年人罪犯,无论其在服刑期间是否已经成年,均可以比照成年罪犯在减刑假释的掌握标准上可以适当放宽。 但在中国刑法立法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2.html -
了解详情
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仅要在量刑环节适用,在行刑过程中也要贯彻。在行刑过程中服刑人的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很大变化。个人的情况不同, 对其刑事责任都产生影响。因而,根据这些情况依法该减刑的减刑,该假释的假释,该撤销缓刑的撤销缓刑,该撤销假释的撤销假释。有些犯罪,刑法规定在判处严重处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的集中体现,因此应与累进处遇制度相配套,扩大适用假释。目前,我国假释率严重偏低也与累进处遇制度不完善有一定的关联。 分类处遇制度,是指对新入狱的 的专家和必要的设施及经费,科学化程度还不高。 开放式处遇制度,是指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铁栅栏、手铐等形式,减少对犯人自由的限制,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