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能力案件中利害关系人,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须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这里的利害关系人不仅指被申请人的近亲属及其他利害 的人。黄某有权作为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申请宣告任某无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816.html -
了解详情
与审判权或仲裁权的媒介就是司法请求权,法学理论称之为诉权。 《宪法》规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表明国家对合法财产权负有保护 入笔录。但前款规定可以上诉的除外。 参考书目与文献: ⑴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⑵柴发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02.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进一部分完善。 (二)进一步完善举证时限制度及其法律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 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裁决不服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程序申请复议、申请复核、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等;还有控告申诉权,当事人受到歧视偏袒可以向上级反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则被告可以以反诉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 此外,程序选择行为应以书面方式提起为原则,并由法院进行适当的审查。法院审查的对象主要是合意是否属实,以及 案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确认了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中的实体法依据,从而大大拓展扩大了公民诉权实现的空间。而且,由于该案的巨大影响,这一批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73.html -
了解详情
物给付之诉、种类物给付之诉和行为给付之诉。依程序法的规定,原告提起给付之诉的要件之一是其需有实体法上的给付请求权,即依实体法律的 江伟.诉讼法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陈刚,翁晓斌.论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1):190-197.) [12]例如,上海财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呼唤相应的民事诉讼机能。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诉讼机能;司法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民事公益诉讼本质是公民共同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 为目的的救济法。 1.法院仅受理当事人权利受到损害的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法(试行)》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6.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程序特殊性及排他性原则与价值,就是一个案件经过一审或二审生效而被依法提起再审程序后,司法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业已完全体现,在没有特别例外的情况 收案件受理费的原则。 当事人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作为人民法院应当充分重视与尊重当事人这一权利,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削弱了国家干预的作法后,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性,因而审级制度的改革显得日益重要。 为了避免两审终审制产生的错误终审裁判损害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法律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威信,我国早已在宪。 并须当事人或律师签定。 (三)当事人对诉额较小的案件不能提起上诉。如德国民事诉讼规定,关于财产请求,申明不服的标的价额不超过700德国马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6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都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起诉条件和提起再审条件的案件才能 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1.html -
了解详情
。民不告,官不理。 告是理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告就没有理,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 理是告的必然延续,法院不得拒绝裁判,人民法院对任何告诉都应从 、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只有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能提起诉讼,引起第一审程序,而第一审程序能否正常的进行还要看原告是否在此期间撤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