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适用中存在着一定争议和困惑,提倡对未成年人的适用罚金刑,建立未成年犯缓刑、减刑、假释制度,明确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罚金; 缓刑;减刑; 亲友代缴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法律和事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研究如何调整法律,使其适应现实。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单处或者选处罚金,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4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要在律师辩护代理、法律援助、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开展社区矫正等方面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宽严相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6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要在律师辩护代理、法律援助、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开展社区矫正等方面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宽严相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96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不断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要在律师辩护代理、法律援助、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开展社区矫正等方面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宽严相济 ...
//www.110.com/fagui/law_367413.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密切又难以区分,而且关涉减刑、假释等重要制度,影响着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 一、立法的具体规定与 两个内容相对不确定的概念组合为一个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同时与死缓和禁止假释制度相连接,显然是针对着当前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特别是严重的有组织的暴力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3.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密切又难以区分,而且关涉减刑、假释等重要制度,影响着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 一、立法的具体规定与 两个内容相对不确定的概念组合为一个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同时与死缓和禁止假释制度相连接,显然是针对着当前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特别是严重的有组织的暴力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47.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心理测试不仅应当在分押分管、心理改造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应当在减刑假释过程中有新的发展。此外,心理测试规范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困难。因此笔者建议监狱心理测试工作者应与社会心理学家合作开展罪犯心理测试评价标准的研究,最终形成相对统一的测试标准。 提高心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目前面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9.html -
了解详情
应做特别规定。我国刑法设立假释减刑制度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改造相结合。而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减刑假释上的从宽,更体现了国家的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98。201 [8]谢彤,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减刑假释应当特别规定[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 (1);20--21 [9]焦喜贵,刘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2.html -
了解详情
并加上国际刑罚改革之外在因素,势必引起理论界对中国刑罚改革的热烈研讨。但是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具体刑种的改革和完善上,甚少涉及刑罚的系统改革。传统 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似乎可以合理、有序的衔接,但是由于存在减刑、假释制度,实际上死刑与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这些生刑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7.html -
了解详情
笼统地认为,中国人在情理社会中,通过人情和面子,放弃的是规则、理性和制度。{11} 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这种非理性特征,往往导致特殊主义凌驾于普遍主义原则之上。 假释案件,要一律开庭审理。该规定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对职务犯罪减刑假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视,这无疑会增加刑罚的严厉性,有利于预防腐败犯罪窝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