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院使其负担由于拖延而引起的诉讼费用全部或一部分。《德国诉讼费用法》第39条规定:如当事人违背真实义务,致使诉讼程序延滞的,应负担因延滞而产生的 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这一系列的规定是我国立法赞同禁反言的例外规定。美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禁反言形成的绝对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在实行证据裁判主义的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证据既关涉当事人维护其合法权益,又关涉法院认定争议事实,意义重大。我国实行以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为切人点的民事 作出第二次选择。一般而言,一旦人们作出了选择,就不应允许他们逃避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在诉讼程序中更是如此。诉讼程序是一个链条,这一链条由参与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转移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泛存在的客观现实。一部当今很有影响的教科书这样写道:在民事诉讼程序进行中,举证责任并非自始至终地由一方当事人来承担。相反,举证 人所致,则发生相对人是否因而就其证据灭失行为所致的待证事实不明、负举证责任的问题。 对此,德国判例采取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直接利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8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亦称为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处理(包括实体判决和程序上的裁定)。 证明对象,又称待证事实或要证事实,指诉讼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争议 一案情事实的,用证明这个概念,而说明意味着对这些诉讼事实只要一定程度的可信性。德国民事诉讼法中表达为释明,有学者认为,当事人为得有利于己之裁判提出证据,使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使检察机关的举证重要性大为降低,主观的证明责任形同虚设。[12]不仅如此,法官的职权调查还使刑事诉讼中的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相脱节,而不像民事诉讼中两者之间 必须成功地完成两次证明负担。 德法等国采取职权主义(非对抗式),其诉讼程序并不像英美国家那样类似障碍性赛跑,由于提起公诉时采取卷宗移送主义,有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4.html -
了解详情
倒置自然也离不开这一目标。民事诉讼须按一定的原则将每一类诉讼的举证责任预先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分配,一般而言,由于采用了正确的原则,分配结果是符合公平正义的 手指切除。在该案件中,造成手指坏死的确切原因无法查明,但德国高等法院认为,被告手术后32小时未检查病人系严重过失,应对损害原因不明负举证责任。(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2.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都被法官积极地适用,并在诉讼程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至于被称为法制体制、社会正义及基本价值的核心。 在德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美国的 当事人之间的平等性是民事诉讼得以进行的法律基础和社会基础。作为中立审判者的法院必须注意到这一特点,并在审理过程中,在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举证、证明、陈述、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9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至关重要。 【关键词】责任;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证明责任分配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及其分配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理论,它不但关系到民事诉讼程序的有序进行,更关系到 发展的初始阶段,一般都将证据提出责任理解为证明责任的本质。证明责任过去多被称为立证责任、举证责任。1883年,德国诉讼法学家尤里乌斯格尔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72.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裁判的前提是要有科学、正当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举证责任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事人诉讼的胜败。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 执行中法院依职权强制破产制度。如我国台湾地区破产法第60条规定,在民事诉讼程序或者民事执行程序中,法院查悉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得依职权宣告债务人破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一般又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要求原告承担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责任。从以往一些通过民事诉讼追回资产的诉讼实践看,资产持有人都不甘心将被非法获取 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58-359页。 [4]例如,《德国民法典》第2212条规定:处于遗嘱执行管理人之下的权利只能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