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及其代理人都有权提出上诉,民事原告人、民事被告人及其代理人可就刑事判决中有关民事诉讼的部分提起上诉。[3]上诉审法院的裁决是 还有一系列诉讼制度加以保证,即对终审判决实行审判监督程序、死刑案件实行复核程序、检察机关实行法律监督。[9] 3、还有人认为,我国目前两审终审在有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统一的职能理所应当由最高司法机构承担,这本来是不需要论证的问题,所以我国学者从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引伸出最高 以前,我国的审级制度是“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一审终审和三审终审为例外。”取消三审终审制的理由之一是方便群众诉讼和避免诉讼拖延而造成民事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3.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证迅速惩罚犯罪,维护统治秩序。当今世界各国积案已成为困扰民事诉讼效率的普遍问题,即使那些值得我国司法改革借鉴的西方国家,也在追求公正与效率平衡的困境中 有关事实进行审理,而且还可日下级法院所适用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应该说在两审终审提下,事实审与法律审的确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杠和加强对下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5.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在实践中更是问题重重。另外,考虑到我国法院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上下级法院在案件尚处于一审阶段即经常进行所谓 司法制度方面的问题。 首先,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值得深刻反思。两审终审制是与所谓全面审查原则相伴而生的。这种制度固然有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却带来了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3.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对其提出上诉,检察机关也不得提出抗诉。当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第二审程序之外,又设立了专门的死刑复核程序。这种程序并非由 制度方面的问题。 首先,“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值得深刻反思。“两审终审制”是与所谓“全面审查原则”相伴而生的。这种制度固然有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却带来了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2.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现在这样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格局,实行审判监督的双轨制,无论是实行三审终审制还是两审终审制,都由法院和检察院进行双重监督,增大纠正错判的概率,确保审判的 行政诉讼法》,正式规定了行政诉讼中的抗诉制度;1991年修订《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中的抗诉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事、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中的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6.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证迅速惩罚犯罪,维护统治秩序。当今世界各国积案已成为困扰民事诉讼效率的普遍问题,即使那些值得我国司法改革借鉴的西方国家,也在追求公正与效率平衡的困境中 有关事实进行审理,而且还可日下级法院所适用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应该说在“两审终审’提下,事实审与法律审的确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杠和加强对下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302.html -
了解详情
颁布施行至今,我国二审判决被立案再审的比率逐年上升,至1999年已达25%。[1]这一令人惊骇的数字揭示了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两审终审制已名存实亡, 利益,然而,这种公共宗旨却被无限追求“个案”公正的人性欲望所淹没。[8]2.各级法院之间实行职能分层民事诉讼制度解决纠纷和维护法律秩序的双重目的,审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html -
了解详情
沈家本主持编纂了《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以及《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在该两部草案中,分别规定了民事再审程序以及刑事再审程序,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再审程序的 审判一次的规定,明确将案件被再审的次数限定为一次,从而使一个案件在两审终审外加再审制度的基础上,也最多只能被审理三次。其四,再审的理由为检察员存有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1.html -
了解详情
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确保案件的高质量。三是继续坚持两审终审制,认为中国的现实适合于这样的审级制度,不必再做改变。我认为,第二种意见比较合适。在 之前,应当征求共和国检察官的意见。1在我国澳门,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典》也规定了类似的、完善的检察机关参加、监督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这些,都是研究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