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1982年和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将两审终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规定下来,并以此对案件管辖、诉讼程序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程序中当事人不得提起附带上诉。 (4)规范再审程序,严格控制再审程序的发动。 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显然不能与改革后的三审终审制相适应,启动主体多元化、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9.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法院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有违诉讼的本质特征,违背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诉讼的本质特征是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法院居于其中、踞 。即此种抗诉一经提出即发生启动再审程序的必要,同时民事判决执行程序必须中止。此规定反映出的问题是: 其一、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不管抗诉机关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是否可以消除使用测谎结论的障碍呢?民事诉讼理论上的证据契约论,鼓励当事人就有关诉讼中的事实确定方法达成合意。例如,承认或不争议特定事实 的检验、质证无从谈起。法律规定的交叉询问规则也不完善。而且,这个过程需要有充分的律师代理权保障,这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程序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形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方式,明确列举再审事由,使有关再审事由的规定体现相对的封闭性而非开放性,避免因法律规定弹性过大,而可随意扩大解释,导致再审程序的恣意发动。其三, :《司法公正理念及其现代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20]李浩:民事诉讼检查监督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19.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保持公正和中立的面目。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对于这种纠纷,国家一般不应主动干预且也没有必要主动干预。再审程序的发动同样应当遵循这 ,禁治产事件等有关基本身分关系及能力关系的特别民事诉讼独立出来,称为人事诉讼程序。身分关系因身分法(如亲属法、继承法)的规定,有多样的法律关系,其中婚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8.html -
了解详情
既纠正错误裁判,又注重维护生效裁判稳定性的作用。对再审事由的规定分为两类:1、是原裁判严重违反诉讼程序,损害了程序上的公正性。2、是原裁判实体上确有 的证据,新证据必须是足以证明能够推翻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根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四、第四十六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3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纵观我国民事诉讼再审制度,长期受 于程序正义与实体真实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衡平的产物。我国《证据规定》对举证时限及新的证据的规定,比较两大法系有关国家的规定而言,显得过于宽泛。在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72.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再审程序 司法公正 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 年相继出台了关于重审或再审的有关规定,限定法院自行再审的范围及基于当事人申请或申诉引发的再审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对再审程序加以规范。即这种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革与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再审程序 司法公正 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人民法院 年相继出台了关于重审或再审的有关规定,限定法院自行再审的范围及基于当事人申请或申诉引发的再审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对再审程序加以规范。即这种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98.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有证据表明提交的有关财务资料是举证期满后从废墟中清理得到则应视为新发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起草说明中 的作用,对程序的规定如此细化是中国法制进步的表现。正当我们为这一规定叫好之时,2002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