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两审终审制,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改判的事由与再审事由看,两者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原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适 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并可能影响案件 到了中级法院就划上了休止符,即使当事人对二审裁判适用法律不服,也没有进一步提起上诉的机会了。从上诉制度的公共目的看,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是非常不合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8.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的法官参与了裁判,但主张此种回避原因而提出回避的申请或上诉没有得到许可的除外;3、法官因有偏颇之虑应行回避,并且回避申请已经被宣告有理由 事由的规定却没有任何改动,可见日本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推敲的。[16]笔者认为,法院不宜作为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其一,再审虽然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因为在一审法官作出对一方的败诉以后,该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对一审法院所调查收集的证据,有时明知有误也不能轻易的否定,则对败诉一方当事人更为不利 损失,并且会使其不能受到程序的保护,导致整个诉讼费用增加。所以对举证作出时间限制是必要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起诉权、参诉权和上诉程序的抗诉权,都没有作出规定,但这一法律却成为一种定式,成为以后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参照的依据。在1991年修改民事 所决定的。在我国,国家走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化的时间不长。长期以来国家和社会对法律教育的淡漠,导致了当今中国法律人才的严重缺乏,司法机关不得不容忍缺乏法律素养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7.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的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选择先上诉到二审法院,不服二审判决再上诉到三审法院,也可以选择跃过二审法院直接上诉到三审法院。这样将一部分法律规定适用三审 。如果被告提出反请求,也可以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合并审理,以达到抵消债务的目的。这一诉讼程序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司法实践中遇到类似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3.html -
了解详情
表示异议的话,则只能对判决提起上诉,但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规定,二审法院在进行审查时,对于一审法院及其法官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只有在可能影响案件 当事人等利害关系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无理取闹”地提起上诉的,因为上诉对他们来说毕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故此可以合理地认为,可上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0.html -
了解详情
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行政诉讼排除了简易程序的适用。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 是否执行。但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部分不上诉,仅对民事部分上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就行政部分先行执行,而不必等到二审法院对民事部分作出终审判决后再一起交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html -
了解详情
位权诉讼救济了。第一百六十一条 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在第二审人民法院接到报送的案件之前,当事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必须 仲裁程序将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确权或者分割给案外人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执行程序的进行。案外人不服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758.html -
了解详情
的考虑,法律往往规定当事人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实施请求启动程序的行为。如果当事人未在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实施启动程序的行为,当事人就要承担由此产生的 申请财产保全、提出上诉、申请再审、申请强制执行这些制度的程序设计均是如此。 二、当事人自我责任的法理基础 (一)自我责任与私法自治 民事诉讼法是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终局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时,当事人将无法再次获得司法保护的可能性。尽管《民事诉讼法》规定这些裁定可以上诉,给予了上诉救济,但考虑到司法保护对当事人的重要性 能申请再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不能申请再审;原判决、裁定超过一定时间的不能提起再审(《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从裁判生效之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