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公安部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 不能的,上述证据不具有可采性,这也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所规定的。其次对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如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由法官自由裁量,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8.html -
了解详情
书证,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为代表。前者在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一节中将电子邮件的扣押与邮件、电报的 传统证据类型的定义、内涵、外延以及收集、审查、判断的规则作出相应的调整,其结果势必导致对现行的法律作较大的修改,甚至是推倒重来。[9]例如,如果将电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49.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的安全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来。 我国关于证人安全保护方面有如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 条例》第17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可以从重处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第55条也明确规定: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67.html -
了解详情
发文于法无据;有人认为,能否发文主要看其内容是否突破了现行刑诉法的规定。有人担心,具体办案机关联合发文,将弱化三机关的监督制约关系,削弱诉讼当事人的司法 ;公安部于1998年5月14日发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355条。应该说这三家的规范性文件对各自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应用都有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6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具体名称,现行《刑诉法》把侦查概念中的主体限定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其缺陷是不辩自明的。(2)侦查的适用范围。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或在刑事 出它与讯问的不同适用范围,实践上也形成了两者无区别的现象。《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规定》中也只字未提及预审问题[6],实质上讯问代替了预审。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4.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涉及剥夺或者限制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性侦查措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方式。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监督程序的规定,有的不够具体,有的不够科学, 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的提出检警一体化的观点,显然是违背了我国现行的宪政制度,割裂了诉讼结构与宪政制度的统一。 第二、检警一体化摒弃了先进侦查程序诉讼构造理念。在 的侦查权由警察来行使则是世界的通例。 [㈡]我国宪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合作、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72.html -
了解详情
《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据,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而当违法行为严重到犯罪程度时,则以刑法为依据,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 的长远发展,我国应当借鉴俄罗斯立法经验,对立案程序进行二元化的改造:非现行犯案件仍然采行现行的立案程序;现行犯案件中,则应当将诸如口头传唤等紧急到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76.html -
了解详情
把举报内容加以传播,调查职权意味着对举报内容不能信以为真,只有在履行了必要的调查程序后才能做出决定。但是如果甲负责实施捏造行为,乙负责实施散布行为,两 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但是这些规定在这类案件的追诉过程中似乎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6.html -
了解详情
把举报内容加以传播,调查职权意味着对举报内容不能信以为真,只有在履行了必要的调查程序后才能做出决定。但是如果甲负责实施捏造行为,乙负责实施散布行为,两 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但是这些规定在这类案件的追诉过程中似乎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