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 被害人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这主要集中在因亲友、邻里及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 (3)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但不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13.html -
了解详情
谦抑原则也不例外。可以说, 谦抑性日益成为刑法人道性的一个鲜明的标签。 关于刑法的谦抑性, 日本刑法学者平野龙一指出它具有以下三个 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0.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罚得以体现的。但是,由于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无论当事人之间是否达成了刑事和解,被害人的谅解以及加害人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赔偿等,都是 的正常行使,并且,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即便是可以被免予刑事处罚的轻微刑事案件,法官也不能因此而判定被告人无罪(受法律及检察机关公诉权的制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13.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的一种新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刑事和解强调被告人与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对被告人和被害人在诉讼中自主 适用刑事和解。(二)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基本对策 对于前述规定的轻微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在受理审查时应当着重审查双方当事人是否有和解协议。对双方已以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665.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的一种新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刑事和解强调被告人与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对被告人和被害人在诉讼中自主 刑事和解。 (二)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基本对策 对于前述规定的轻微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在受理审查时应当着重审查双方当事人是否有和解协议。对双方已以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4.html -
了解详情
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据此可认为,我国在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即已经注意到了刑事案件中和解的问题。即对自诉的刑事 月,第8页。]根据《办法》规定,对于自诉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附加刑的轻微刑事案件等,检察机关可以引导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和解。对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前述本质属性相应,国家依照罪刑法定和强制起诉原则对被告人判处刑罚的目的,主要是惩罚犯罪分子,达到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之目的(威慑)。在这种刑罚观 172条和170规定,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对于公诉案件和公诉转自诉案件则不能进行调解。然而,可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55.html -
了解详情
监所监察部门负责羁押必要性审查较为适宜。笔者建议可以先行开展由监所检察部门为主导的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试点工作,进行可行性和科学性研究。 笔者建议应当建立以监所检察 对象主要是已逮捕的轻微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备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初犯、偶犯、过失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且有自首、认罪态度好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055.html -
了解详情
第197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 的问题,之所以不追诉或免除处罚,是因为行为人真诚认罪、积极赔偿的行为也反映了其人身危险性较低。在轻微刑事案件中,从犯罪行为来看,犯罪性质本身就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7.html -
了解详情
第197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 的问题,之所以不追诉或免除处罚,是因为行为人真诚认罪、积极赔偿的行为也反映了其人身危险性较低。在轻微刑事案件中,从犯罪行为来看,犯罪性质本身就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