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 -43页。 [36][美]罗?庞德:法律肄言,载《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47]此一问题必须予以强调,因为在笔者看来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思考进路并没有将本土资源作为始点,恰恰相反,法学研究将非本土资源作为始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037.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刑法学家,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可以发现这种悲凉,以及基于悲凉的诸多超越。政策思考具有发展自觉性,而国际刑法的无序发展刚好与此背道而驰。或许有人会说:国际 ,故吹世界主义,仍然侧重法的价值判断。参见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350页。新自然法学几乎就是整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3.html -
了解详情
,把抽象原则寓于具体事实情况,强调实用性,并将其作为修改、补充道德性法律原则的标准,因而形成了中国法律制度/观念上实用道德主义,特征{22}。这或许也从某个层面解释 观的论述,参见李龙:《人本法律观简论》,《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李先生从思想史演进的应然序列将法律观的历史进程描述为神本法律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33.html -
了解详情
共产主义法律理论;其二,政党指导下的法律;其三,中国法律的传统。本文并不探讨中国法的主导性理论本身,而是从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角度,考察这些理念的西方思想源流。 美国社会学法学的翘楚,他对中国法律传统转型的看法和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建议,的确值得中国当下法律学者认真思考。 庞德认为,中国近代继受罗马法系传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7.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对象的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 将法划分为应然法与实然法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它来源于自然法理论,与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区分,主观法 .法学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5. {36}徐忠明.学术史的内在理路:以中国法律史为例[J].云梦学刊,2008,(4). {37}茨威格特,克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9.html -
了解详情
以关键词为标题的研究日益兴盛。[4]这种倾向亦不可避免地被引入至法律领域之中。[5]在宪政思想史研究中,以关键词为主线来勾勒宪法现象的做法也已经出现。 ,《法学研究》2011年第S期,页206207。 [59]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页30-31。 [60](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04.html -
了解详情
载《时代法学》2009年第4期。 [17]参见李向阳:关于撤回公诉有关问题的法律思考,载《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18]朱凤翔、许 张小玲:试论公诉撤回制度,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3]参见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编:《西方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3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尤其是表征了人们对当代中国法律和法学之“问题”本身的自觉程度与洞识的深度。李步云发表的众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有力 在中国法学界弥漫的法的“经验主义”、“虚无主义”和“工具主义”。尽管他只把“自然法”作为思想史研究的题目,在其法的唯物论和认识论话语体系中已不再提及,但对“自然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91.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的特色,与哲学(在中国大学里很多情况下常被认为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政治学、国家学、政治经济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乃至宪法学等学科有重叠之处 的法律价值观,但可能难以理解并吸收该学科有价值的高层次理论及法哲学思考方法,以致这门学科在以后的学习中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就教学而言。现行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0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点已经为后世所公认。的确,这是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长久影响所在。然而,严复作为时代的思考人和批判者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甚至主要不在于他翻译了 来研究,但还没有完全站在近现代人权论的高度看问题。严复的人权法思想只是为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划出了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其中的意义甚至可能连他本人还未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