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以下主要借助有关清代法制史的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制度原理。 1、司法资源的配置 司法资源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 一个案件才算大致解决了。”从这一点来出发,滋贺秀三把清代民事审判看作一种“教谕式的调解”(didactic conciliation)。[8]但是又应看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介入。换句话说,如果追本溯源,行政权对“市民社会”的“入侵”是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得以建立的最终根源.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以“管得最少的政府是 更多的是要求行政机关通过积极行政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包括运用行政权来调整民事行为。比如,行政裁决行为,行政确认行为使用越来越频繁就是这一趋势的有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1.html -
了解详情
从理论上而言,如果把两个不同性质但又有关联的案件一并审理有利于实现诉讼程序效益原则,有利于保障法院判决的统一性,就可以考虑采取“附带”的方式加以解决。 ,先审理行政案件,待行政案件审理完结后,再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并另行作出判决,这样处理有利于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集中时间和精力,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html -
了解详情
是“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大陆法系是“高度盖然性”原则,我国是“证据确实、充分”,而民事诉讼中则相对要求低得多,英美法系是“优势证据”原则,大陆法系是“ 犯罪嫌疑人负有反驳被害人举证责任,其潜逃自应承担缺席判决的不利后果,而且此种民事判决对今后的刑事判决一般不产生影响,即使今后的刑事判决因证据不足宣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1.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 不复存在。又如财产保全措施,在公诉机关将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民事赔偿问题只能由侦查、公诉机关进行不规范的调解,还不能由法院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3.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所有权,国家作为出资者或是股东,对财产享有的是最终所有权。人民检察院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无疑侵犯了企业的自主权。2、部分案件审理期限过长。由于自诉案件的 制度有利于正确处理案件。被告人的同一种行为既引起了刑事后果,又引起了民事后果时,合并进行审理有利于查明案情,分清责任,做到正确处理案件。由于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工作,不得不停止刑事案件的开庭准备甚至休庭,以等待附带民事案件立案后重新安排开庭。而刑事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很有限的,这样一来就会白白浪费人民法院有限的审理时间;而不这样做的话,又会使得“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这一法律原则性规定成为一纸空文,从而使得人民法院陷入两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7.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刑法调整主要矛盾,民法调整次要矛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符合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这种“刑事优先论”的背后隐藏的是国家本位主义、 能力的认定,刑事法官们苦于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认真调查核实,绝大多数附带民事纠纷都有一定程度的争议。即使查明了被告人具有赔偿能力,但如果被告人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权。总体上体现了一种以“原告就被告”为原则,“被告就原告”为例外,兼顾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管辖权的立法思想。 一、现行 无须设立新的审判机构,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符合国家机构精简的原则。 3.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选择管辖制度的可行性。首先,我国是一个法制高度统一的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16.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进而解决纠纷,所以其基本特征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因为民事调解所解决的合理性,并非来源于法律的硬性规定,而是取决于当事人双方是否自愿接受 甚至人类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今天,我国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所以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也更具人性化,毕竟它是通过信息传递,促使当事人相互沟通,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