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效届满以后,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单方抛弃其拒绝履行的抗辩权。从民法上说,法律关于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范,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变更法定的时效 为自然债,但这不意味着债权债务已经消失。《民法通则》第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可见,债务本身仍然存在,只是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752.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2、驳回起诉、驳回诉讼请求与诉讼时效的关系问题。(1)关于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法律规定的保障权利人通过诉讼实现请求权利的有效期限。在诉讼时效 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特别法中规定的特别时效期间较长的通常也只有4年。虽然民法通则规定较短的诉讼时效期间有督促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加速经济流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51.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再坚持。四、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这是《民法通则》规定的规则。笔者认为,该规则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其存在的问题和 ----- 王利明5、《关于修改‘诉讼时效起算点’规定的建议》----李冠辉6、《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重构》----谢改娜7、《诉讼时效的起算》------刘天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868.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期间为1年,属于特别诉讼时效。二、界定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考虑权利人的认知过程。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 谭某之死不承担责任。总公司和送变公司关于原告未尽监护职责的抗辩理由成立,应予采纳,但其关于原告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之抗辩理由不足,不予采纳。内乡县法院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749.html -
了解详情
下,诉讼时效制度才实际发挥作用。次给付义务生成之时,也就是违约行为发生之时,构成民法通则所谓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第一百三十七条前段),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起 持这种观点(参见胡建勇著前揭文、姜社教著前揭文)。这与我国现行法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关于履行期限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53.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中并未使用物权一词。民法学通说认为《民法通则》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的规定,实际上是关于物权的规定。但民法学上的财产权 在社会主义的公有物权保护问题上,物权请求权的两个特点是必须特别关注的,一是物权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拘束,二是相较于侵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不以过错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05.html -
了解详情
第3版),姜社教先生又著有《未约定还款期限,催款未果五年后才起诉――本案是否超过诉讼时效》(《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11日第3版)。两篇文章都坚持,无 有人持这种观点(参见胡建勇著前揭文、姜社教著前揭文)。这与我国现行法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关于履行期限不明确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394.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偿还该债务,是偿还部分债务抑或偿还全部债务,完全取决于自然债务人的态度和意愿,而非受到法律的约束。只要债务人没有明确表示愿意继续偿还剩余债务,债权人就剩余 的放弃以及义务人自愿履行的规定。在诉讼时效的起草背景和历史沿革上,关于债务人的自愿履行,开始的规定是我国《民法通则》第138条的规定:超过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74.html -
了解详情
谭英之死不承担责任。总公司和送变公司关于原告未尽监护职责的抗辩理由成立,应予采纳,但其关于原告起诉超过诉讼时效之抗辩理由不足,不予采纳。 内乡县法院根据 时效期间为1年,属于特别诉讼时效。 二、界定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考虑权利人的认知过程。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06.html -
了解详情
2004年8月30日原告某化工厂发出催款函的次日起计至其主张的截止日期止。关于原告某化工厂的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本院认为,由于上述买卖双方在发生 承办人认为本院对其诉讼时效的认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并通过审理此案有如下认识:首先是目前对此问题虽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条款应该说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