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的分散,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这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罗马法以来“谁侵权谁承担责任”的古训,实现了责任承担的个体本位向社会本位的 保险费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法律上也往往规定对受害人损失的最高赔偿额。如德国法对公路、铁路企业、从事电业运输和作业、机动车驾驶员、飞机驾驶员以及原子能设施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68.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的对象形态是“物”,行使方式为“直接支配”。为何突显这两大特征?法是行为规范,自然首先关注利用财产的行为方式,而利用财产的行为方式归根结底 “因为原始人缺乏那种程度的思维能力,因而这个概念是虚假的。”(12)在罗马法关于物的分类中,出现了无体物(resincorporales)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3.html -
了解详情
维尼。 萨维尼出身于贵族家庭,从1810年柏林大学创办起就在该校任罗马法教授,一度兼任校长、普鲁士王子的法学教师。1842年起任普鲁士政府的法律大臣 法律,从而保证了全国法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统一性。 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之所以如此推崇当时德国的这种“习惯法”,而反对制定全德统一的法典,就因为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5.html -
了解详情
文煌 厦门大学法学院 博士 关键词: 假设因果关系 假设原因 真正原因 损害 损害范围 内容提要: 侵权法上的假设因果关系问题古已有之,它涉及的是损害层面的问题。在确定损害 上的因果关系,甚为复杂且极具争议,困扰着古今学者。早在罗马法时期,法学家就探讨了这种特殊的因果关系问题:加害人的行为已经导致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333.html -
了解详情
的成文法是公元前450年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至于不成文法,它是指没有文书记载的法律,即习惯法。在罗马法中已有“不成文法” 的概念。现在我们将法分为 法相混同”,这种提法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考空间。制定法与成文法混同,无法保障执法者(这里可以指公检法司的人员)在人民的监督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49.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不法是一种客观归责,而故意或过失则是一种主观归责,罗马法上的inuria兼指二者,尚未分化,法国民法上的Faute亦属如此。直至德国 奴法典》和《圣经》中都有关于多倍损害赔偿(multiple damages)原则的规定。罗马人曾为某些违法行为确定过多倍损害赔偿,并且出于约束富人的需要而调整它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7.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甚为复杂且极具争议,困扰着古今学者。早在罗马法时期,法学家就探讨了这种特殊的因果关系问题:加害人的行为已经导致损害发生, 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93。 [22]本文仅限于探讨侵权法上的假设因果关系,但应予说明的是,其他领域也存在假设因果关系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67.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平无论就其表现形式还是就其具体含义都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在早期的古罗马法中,只有作为家长的罗马市民才具有法律人格和行为能力,而非罗马市民、 的相同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现方式,都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都属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法;二者有相同的调整手段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为特征的任意性规范为主要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15.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的公平无论就其表现形式还是就其具体含义都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在早期的古罗马法中只有作为家长的罗马市民才具有法律人格和行为能力,而非罗马市民、 ,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14]效益原则是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民商法上的自由原则或意思自制原则不过是经济自由原则的法律体现。古典重农学派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成文法是公元前450年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至于不成文法,它是指没有文书记载的法律,即习惯法。在罗马法中已有不成文法的概念。现在我们将法分为 制定法相混同,这种提法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思考空间。制定法与成文法混同,无法保障执法者(这里可以指公检法司的人员)在人民的监督下司法,助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