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允许调解未必就会损害原告的利益或者社会的公共利益。事实上,大量的行政诉讼案件是原、被告在法院的默许下,甚至是动员、劝说的情况下通过协商 所滥用,行政执法中滥用职权、处罚失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等现象比比皆是。如果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能够引入调解机制,则可由人民法院利用司法审查介入其中,从而对行政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83.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协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同时还应当把案件内所有证据与案件事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另外,法官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运用自由心证原则进行证据判断时,还应当注意概念要恰当,推理要符合逻辑思维,要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尤其在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审查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认定的事实和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28.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难题的关键。 困惑之四:基本概念模糊造成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空置 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时,我们难免接触到三个基本概念,即原告资格、起诉条件、受理 利益标准出发,只有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双方或其权利承受人才能作为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诉讼,其他人的权益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予以保护。 四、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90.html -
了解详情
回执手续。 二、原告负举证责任的范围 1.原告起诉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 《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 行政行为设定权利义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举证责任。针对起诉不作为的行政诉讼案件,原告起诉时对证明其与行政机关被诉不作为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1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审判庭 学历:法律大专。 青岛市法院系统理论研讨会参选论文 试论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的立案与审理 内容提要: 许多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行政事务过程中,常常作出 相对人以外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即第三人仍不满意的。 二、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 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1.html -
了解详情
答复,但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以外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即第三人仍不满意的。二、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1)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2)是否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六日 丹东市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参加行政诉讼活动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行政 本市范围内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机关包括:(一)各县(市) ...
//www.110.com/fagui/law_31595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得到赔偿还被公安机关处罚,心里非常的不平衡,因此一气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公安机关对其的处罚。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经过审理发现 问题说出来,该模式在平等、公开、宽松、缓和的气氛中协商式开庭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使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民与官之间平起平坐,缓解了官民矛盾,确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813.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对象的特定与否又直接影响到行政行为的效力范围的大小,从而左右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 从其结果来看,抽象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法规范之列。抽象 制度难以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西方国家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丰富经验、我国行政诉讼的十余年实践以及WTO规则的要求使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审判式监督与救济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97.html -
了解详情
协调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据报道,有的法院通过协调方式结案的行政诉讼案件已高达90%。不过,法官们心里都非常明白,这些协调、庭外和解等活动是没有法律 分析中第三、四类情形都可以称之为调撤。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将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确定为重点调研课题,2007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