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的具体构成要件不厌其详地一一列举出来,而是只列举其主要要件。例如,对于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等侵犯财产犯罪,现行刑法并未将非法占有目的规定为上述各罪的必备 与国际贸易秩序简单地等同,未能从根本上反映信用证诈骗罪与国际贸易中的其他形式的诈骗犯罪如票据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也不尽合理。至于第四种观点,表面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3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借助其他客体便能实现财产价值的遗忘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单纯占有信用卡并不会构成犯罪,行为人必须随后进行冒用他人身份取款的行为,才有可能侵犯他人财产权。赵 能被欺骗。有观点认为,诈骗罪的受骗者必须局限于人,否则会导致该罪丧失其基本构造,破坏罪刑法定主义原则,还会使得诈骗罪与盗窃罪无法区分,因此,德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159.html -
了解详情
并非一概不能处罚,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取得的意思,那就应该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目前,物质的毁损说虽然不是日本刑法理论上的通说,但支持者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 ]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343页。 [67]参见车浩:《论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的关系兼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8.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问题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14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再如,《刑法》(1997年)第198 条第4 款关于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第2 条针对贪污罪、盗窃罪的身份犯与共犯问题指出:内外勾结进行贪污或者盗窃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7.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问题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14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再如,《刑法》(1997年)第198 条第4 款关于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第2 条针对贪污罪、盗窃罪的身份犯与共犯问题指出:内外勾结进行贪污或者盗窃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2.html -
了解详情
金凯主编《侵犯财产罪新论》(知识出版社1988年6月版);欧阳涛等著《诈骗罪的剖析与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孙谦主编《国家工作人员 ,不是几个构成,而是在符合同一犯罪构成前提下存在事实因素或构成类型上的区别。再如,该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界没有注意犯罪构成要件所寓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4.html -
了解详情
看到:在犯罪论中,就构成要件的意义、构成要件要素、刑法解释、责任的本质、共犯的本质、共犯的范围、着手的判断、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别等问题而言, 刑法有交叉的问题十分重视,只有将这些问题解释清楚,对于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诽谤罪的定性才能准确,而这些犯罪,在实践中发案率高,问题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1.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以为,之所以在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上陷入困境,是因为未能准确把握国家工作人员主体的本质特征,以致纠缠于公务与劳务、委派与委托之类的区别,也没有从各罪所 洪兵:《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237页。质言之,本款是将原本应评价为诈骗罪的行为规定以职务侵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124.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的外延,诱发扩张适用职务侵占罪的风险。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等普通侵犯财产罪的本质区别在于职务侵占罪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财产,即侵占财产和利用 侵犯财产罪》,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502页。 [20]黎宏:《论财产犯中的占有》,《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21]同前注[3],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01.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卡罪的所有罪状。行为人同时实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和普通信用卡诈骗罪的,应按照连续犯的一般处断原则,从一重、区别情况予以处罚。 【关键词】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盗窃罪既遂处罚。根据该司法解释,对于可能属于连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3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