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也主要针对这两种情形进行。在实务中检察机关有不少通过调查获得新证据抗诉成功的实例。前者如汪太平诉涉县燃料公司房屋损害赔偿案件。在该 检查厅编.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例选[C].(第二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8-61、34-36. [4]景汉朝,卢子娟.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反证不真实的情况下就采信了本证。之所以把这种情形也归入主要证据不足,是由于反证的存在,本证的证明力已被抵销或严重 行政检查厅编.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例选[C] . (第二集)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8 - 61 、34 - 36. [4]景汉朝,卢子娟.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9.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也很难将此类案件列入再审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检察院的介入,以调查权获得新证据,并通过法院审判重新认定事实、作出裁判[5]。 其四,抗诉 容易受利益驱动的。但是无论如何,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目的绝不应该是为了树立自身的威信和扩大权限。) [7]最高人民检察院潘君:民事检察监督程序设计之一种思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9.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或者核准的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可能基于公诉和抗诉业务体现检察监督职能的考虑,公布这两则指导性案例。其实,在笔者看来,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业务上, 刑法修正案(八)》中死缓限制减刑的理解和运用。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有的还具有证据运用和事实认定上的指导意义。但是,纵观这七个指导性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4.html -
了解详情
着统一司法与鼓励创新的内在矛盾,《规定》以统一司法为目标,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指导性案例的要求条件之一是社会效果较好,而要达到异于平常的效果往往需要 一种明确的含义。[16](P42)这种共同见解在共同体成员内部会形成遵从的压力。如某法官在所判案件被检察院抗诉后直言:其实基层法院的案件极少被检察院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6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获取非常困难,如果当事人举报却无法拿出证据,检察院就无法对审判人员展开有效监督。 第二,从办案力量看,人员配置不齐,侦查资源缺乏。检察 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来源见E区人民法院内部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4号)。黑龙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944.html -
了解详情
过于宽泛。确有错误是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主要法定事由,但难以界定确有错误的范畴。至于其它引发再审的理由,诸如主要证据不足,违反程序可能影响 司法实践中,诸如人民检察院抗诉出庭的身份、调查取证的权力、抗诉与申诉以及申请再审的关系等,皆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为此,应在完善民事再审程序中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1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公益参与有关全国社会和劳动人民利益之重要民事案件及行政诉讼。”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第6项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于有关国家和 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管辖。 4.3.3 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 检察机关立案之后,应当调查收集有关的证据。现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处分权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请求权。其次,人民法院自身监督提起再审程序和人民检察院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4.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包括(不)立案、(不)批准或决定逮捕、(不)起诉、(刑事、民事、行政)抗诉、国家赔偿、涉检申诉、其他新型、疑难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第三条 让社会公众知晓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中的失误之处,更好地监督检察机关的行为。 第七,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案例发布后,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同类案件、处理同类问题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