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 执行,便于法院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共同致害人的连带赔偿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应承担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责任,而没有被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89.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民,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对行为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应是被告单位(犯罪单位作为刑事被告人,当然也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主体;如果是单位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过错的,不负赔偿责任。 (三)共同致害人 在民事案件中,共同侵权人对被害人承担连带民事赔偿责任,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不例外。从理论上讲,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1.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种监督是全方位的,不仅对被告人而且也对原告人及人民法院等各个方面的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因此,人民检察院对 民事侵权行为相联系,而共同给他人造成损害,其他人也应当同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如有的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应依法免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4.html -
了解详情
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 执行,便于法院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共同致害人的连带赔偿问题 在共同犯罪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应承担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责任,而没有被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8.html -
了解详情
共有5条,廖廖数语。而且两部基本法中均没有提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原则,法律性质,也没有规定相应程序规则,在突破成文法局限性时无法可依。实践中,也无法 。如民法的过错责任,混合过错,过错相抵等归责原则,在共同犯罪、防卫过当等案件中能够很好地解决民事赔偿问题。其次,有效地解决刑、民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两个问题影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些优点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一是未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弊端多多,二是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各被告人不能同时到 的判决书(包括调解书)生效后即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20.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民,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对行为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应是被告单位(犯罪单位作为刑事被告人,当然也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主体;如果是单位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单位无过错的,不负赔偿责任。 3.共同致害人。在民事案件中,共同侵权人对被害人承担连带民事赔偿责任,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不例外。从理论上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html -
了解详情
指直接的受害人,还是间接的受害人?被告人是否包括未犯罪或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依照《解释》第84条、第 在民事上的责任能力的年龄界限是不一致的。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应参照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的界限来认定。如果被告人具有完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过错,尚不构成犯罪的共同侵害人,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共同侵权人对侵害结果负有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如果人民检察院或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没有对上述 几个问题现行刑诉法及最高法院《解释》中对如何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已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做法中却不尽一致,无论在程序设计和实体处理上有些问题尚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割裂了民事法律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的统一性。进入民事程序与进入刑事附带民事程序因适用法律不同,其结果大相径庭。更有甚者,同一侵权事实构成犯罪的附带 负罪潜逃者,已残废者,如何处理在认识上一直存在分歧。理论上讲应与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一起列入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民事被告。但最高人民法院已有明确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