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事后追惩式诉讼模式是切合我国现实国情的。 3 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理解和适用 新民事诉讼法的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 的限制使得某些起诉因超过起诉期间而无法提起,从而最终使公共利益受损。 4.3.3 关于原告诉权的处分问题 对于原告撤诉,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7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程序性,在民事诉讼中适用该原则和在实体法中适用必定不完全相同。但在民事诉讼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也必须以其在民法中 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私人在诉讼中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自治性,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其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基本保障。但当事人自主性和自治性必须限制在正当的范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程序性,在民事诉讼中适用该原则和在实体法中适用必定不完全相同。但在民事诉讼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也必须以其在民法中 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私人在诉讼中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自治性,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其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基本保障。但当事人自主性和自治性必须限制在正当的范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0.html -
了解详情
促使我们跳出实体当事人理论之案臼,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直接利害关系人作出与时俱进的理解。事实上,环境资源是全社会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环境保护法》第 ,都体现了对于当事人双方合意权利的尊重,以及对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遵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亦表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可调解或可合意性并不必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的程序保障。再如,关于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内涵,理论上的共识是,应当根据民事诉讼的本质和程序公正的要求对它们重新予以确定,以便使这两 创造性的规定,只不过内容较为简单、笼统。 [12]参见最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3.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再如,关于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内涵,理论上的共识是,应当根据民事诉讼的本质和程序公正的要求对它们重新予以确定,以便使这两项 创造性”的规定,只不过内容较为简单、笼统。「12」参见最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之规定上看,其结构类似维护私法秩序目的下的当事人处分原则的规定。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整体体系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因此也对当事人处分 的若干规定》已经对诉讼契约作了一些制度安排,但是应当进一步扩展理解为,“当事人之间有约定并且不违反民事诉讼法强制性规定的,均可由当事人达成诉讼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24.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权/当事人权/保障/限制 内容提要: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调整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其含义包括意思自治和权力制约,处分原则的核心是当事人享有 的任意行使,应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 (1) 既判力的制约。 对于既判力的作用可从两个侧面来理解,首先,当事人不能在后诉中提出与已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8.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该不同的陈词。①这段描述明确指出了禁止反言原则的表象及结果。 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并无禁止反言的称谓和明确概念,它主要体现于一些民商实体法及司法解释 种有效推定,同时也应当认为是双方当事人的一种有效行使自己的民事处分权利的行为,因此可以确认是有效的自认。同时这样的自认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差距。我国法学界以至于整个思想界对法律(尤其民法)的以人为本、民权为本等基本法律理念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比如说法律行为这个理论,它归根究底是要解决一个 的,或者说彻底接受了法律行为理论。比如负担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区别,商法领域早就采纳了。物权行为理论的无因性规则,它也采纳了。 中国走上市场经济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