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条第2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对于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 的是不告不理和居中裁判原则。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表明其已认可行政决定,放弃救济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实体问题已经解决,当事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35.html -
了解详情
种救济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故需不断拓展行政法的救济渠道和完善救济制度;尽管已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非常正规的救济制度,但由于争讼行为性质、申告期限、当事人 的抗辩理经过审理未予采纳,上诉人在二审败诉。尽管此案不是直接以“行政指导行为”作为争议对象起诉和受理的,但二审将其作为抗辩理由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2.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另外,将第三部门的活动纳入行政复议制度当中,除了解决受理标准之外,还需要解决被申请人和复议受理机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 的范畴,从而无法得到民事上的救济。 [13]参见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陈劲诉重庆师范大学不予颁发学士学位证书案。 [14]参见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959.html -
了解详情
下的行政复议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条例》更加突出了行政复议制度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的社会救济功能,即更加注重解决问题,更加关注复议制度的 ,相应的程序措施也在不断变化。 1.案件受理范围的变化 《行政复议条例》第9条对行政复议申请范围的规定有9项,内容十分简略,且限于法律、法规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3.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组织因为怕被报复陷害而不敢再申请复议,这样就使行政机关行使权利失去了监督,从而破坏了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复议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同 规定其他责任形式。 第三十八条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发现有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按照规定期限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徇私舞弊、对申请人进行打击报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8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奖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奖惩暂行规定》),确立了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的救济制度。《奖惩暂行规定》第12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所受纪律处分不服的时候, 个性或差异性。例如,《行政复议条例》关于复议原则、参加人、申请与受理、审理与决定、期间与送达的规定,对人事行政救济也是适合的。因此,除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6.html -
了解详情
在有的程序制度上却又照搬行政诉讼程序,没有发挥行政的优势。如行政复议申请的提出,完全比照行政起诉的提出,没有考虑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差异,行政救济的便捷 万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注释】 [1]行政复议程序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复议案件的申请、受理、审理,广义还包括管辖、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52.html -
了解详情
,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时,申请复查及纠正的救济制度,属于通常所说的民告官的范围,称为救济说。虽然二者并不对立,但 情况中,两者并没有衔接好,主要体现在:①行政复议申请范围与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没有衔接好;②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该不该提起诉讼问题没有衔接好;③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89.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没有一个相对具体的判断指引。第十七条行政复议机关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该条作出不予受理 ,载《山西大学学报》1998 年第4 期,。[7] 王学政:《建立统一的行政法律救济制度》,载《法学研究》2004 年第2 期。[8] 杨海坤、章志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16.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在有的程序制度上却又照搬行政诉讼程序,没有发挥行政的优势。如行政复议申请的提出,完全比照行政起诉的提出,没有考虑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差异,行政救济的便捷 程序却过于反司法化,在申请与受理环节应当反司法化却完全司法化。因此,如何真正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真正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的优势,也是我们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