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来看,由人民法院负责调查收集证据包括:(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 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74。 ⑥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4。 ⑦葛洪义《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4.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形成了小小的高潮。当时已有学者论及民事诉讼法学的对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案件的管辖、民事诉讼证据、法院调解和民事执行等等理论与实务问题。当时的民事 事实,即使法官通过职权调查得到心证,该事实仍然不能作为裁判的基础。”[5]尽管原苏联民事诉讼中也规定了所谓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在理论上也把这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8.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通过证据失权制度加以规制。鉴于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没有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程序提供最低限度的保障,笔者认为对证据失权的规定亦不应过于严格。对于案件经过了 ,有斐阁1990年版,第168页。⑥参见《民事诉讼法》第7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第39条。⑦《日本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只是为了使他本人对案件真相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为在清朝,“法官并不是根据证据的效力大小判案,而是根据自己的信念。”[6]在法律适用方面,与重罪案件的严格 内审结;但该规定在实践中显然没有被很好的遵守。 除此以外,关于程序的运作似乎就没什么好讲的了。正如我们前文谈到的,在清代民事诉讼中,权力的天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是不是又会影响到刑事部分的证据认定呢?如果被告在民事诉讼中抗辩,放弃沉默,则必然要对事实陈述,对证据抗辩,这又是对刑事部分实行的沉默 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指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9.html -
了解详情
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200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29号)为提高诉讼效率, 规范(1)条第十五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刑事案件,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上诉期限届满后三日内将 ...
//www.110.com/fagui/law_22876.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已于1998年6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9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证据。三、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取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2、应当由人民法院 ...
//www.110.com/fagui/law_19745.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1997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6次会议通过) 法释[1997]8号 为正确审理存单纠纷案件,根据《 ;(二)当事人以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为主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案件;(三)金融机构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存单、进帐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619.html -
了解详情
年六月十一日法释〔2007〕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7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第三条利害关系人未对被审计单位提起诉讼而直接对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一并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785.html -
了解详情
的真伪。只要是在当事人主张证据的范围内,法院就可以加以认定,至于认定的结果对哪方不利,与辩论主义无关。[11](P172)关于证据之自体概念内容之演变(即 共通原则的适用应以突袭性裁判被防止为前提 民事诉讼实行辩论主义的根据之一乃是防止突袭性裁判的发生。承认证据共通原则,在自由心证主义与协同主义下,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