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一样,只是在恶劣环境中做出最佳选择的尝试。刑法现代化的实现也同样如此。 无论人们对法律寄予怎样的厚望、冠以怎样的美丽词汇,都无法改变法律在实施时最 资格刑在惩治职务犯罪、行业犯罪中的作用,又能满足谦抑性和经济性等现代刑事政策的要求,进而增强我国犯罪刑事处罚措施的人性化色彩。 四、结论 任何把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6.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时,才可能由刑法加以保护。至于什么样的法益才应当受到刑法的保护和调整,什么样的法益侵害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就不仅仅是一个法益侵害的程度、 ,第32页。 [28]方鹏:《纠缠于法益与社会危害性之间》,陈兴良《刑事法评论(10)》,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139页。 [29]苏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1.html -
了解详情
但书的规定,还是援引《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规定,其中大可争议一番,坦白地说,无论援引哪条都没有说服力; 但是,目前体制决定了地方司法机关无法自觉地尊从中央司法,而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地方党政机关的压力,后者却本能地将地方利益置于重要甚至首要位置来考虑,并将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0.html -
了解详情
)。⑼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关键在于怎样理解为刑罚提供根据的含义。责任是成立犯罪的一个条件,当然也是刑罚的前提条件,倘若将这种前提条件理解为为 无疑就是将刑罚变成了一种实现某种预防性刑事政策的随机的工具。(66)基于同样的理由,如果在量刑时将一切结果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就意味着将行为人没有责任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上,也正是这种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的存在,造成了对于罪刑平等原则 的破坏和对于刑事法治的冲击。因此,怎样破除各种隐性特权在定罪量刑之中 8]刑罚个别化原则在我国刑法学界仍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时髦话题。其实,就这一原则所强调的正视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角度而言,个别化的处罚本身还是具有针对性和正当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4.html -
了解详情
完成的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对合犯以下列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彼此俱罪的对合犯,例如行贿罪与受贿罪,出售假币罪与购买假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与收买被 者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极有可能并不察觉窝藏者的犯罪行为,窝藏者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这是由窝藏罪隐秘性的特点决定的。由此可见,窝藏犯是否到案,这个把柄往往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53.html -
了解详情
而治疗成功,那么她是否不应该来到人间?之后的身份和人生价值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而在刑法上,父母促使未成年的小女儿捐献器官,是否凑成教唆伤害行为 协助义务,比如将受刑人移送至医院。但是,按照刑事判决或劳教决定,监禁或劳教应当在特定地点进行。为避免与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目的构成冲突,此时应制定明确的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59.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变化起到制动作用,也不能令国民预知明天将出现怎样的信息与事件,其结果只能是失序与混乱,稳定的理性预期根本无由建立。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 广大民众能够确证其立法预期。 其次,刑事司法运作应具有确定性。这里的确定性是指有罪必罚,只要发生了犯罪,就必须受到刑罚的处罚,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法网。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36.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变化起到制动作用,也不能令国民预知明天将出现怎样的信息与事件,其结果只能是失序与混乱,稳定的理性预期根本无由建立。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 广大民众能够确证其立法预期。 其次,刑事司法运作应具有确定性。这里的确定性是指有罪必罚,只要发生了犯罪,就必须受到刑罚的处罚,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法网。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25.html -
了解详情
既遂与未遂进行实质性判断,不可否认,这种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采性,完善了对未遂犯的处罚之理论依据,但同时,就理论而言,刑法分则应该以既遂为模式。有的观点认为 年7月20日。 [2]参见谢望原: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销售金额,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第3期。 [3]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