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第十三条 严格掌握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条件,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能够保证诉讼正常进行,并具有下列 证据开示,共同做好教育、感化工作。第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办理。第二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fagui/law_2148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第十三条严格掌握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条件,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能够保证诉讼正常进行,并具有下列 实行证据开示,共同做好教育、感化工作。第二十条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办理。第二十一条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fagui/law_20484.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证据确实、充分”须符合三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对“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和把握,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诉讼认识论问题,亦即诉讼认识决定 “证据确实、充分”。可见,“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要求,也是审判程序中人民检察院完成证明被告人有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359.html -
了解详情
评价分为160分。起诉后法院判决无罪,是指起诉后法院一审判决无罪,提起公诉的检察院未提出二审抗诉,或者提出抗诉上一级检察院未予支持,或者上一级 ,二审法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改判,最终导致二审终审形同虚设。这不仅违反刑事诉讼法,而且为法官受贿制造条件,导致上访案件增加。 此外,检察院、法院还有其他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616.html -
了解详情
准绳。何以以事实为依据?则是主张整个案件审理的真实性,因此,就要有大量的证据予以证实。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基本上是以物证、书 证、证人证言、 。 (2)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 力度,扩大刑事辩护力度,为发挥证人出庭的作用创造条件。因为没有律师辩护,被告人可能就不知道究竟该申请哪些证人出庭作证,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69.html -
了解详情
令的适用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条件。以公诉权为主体的大控方在现代刑事诉讼控诉职能的发挥上具有一致性,而且以提起公诉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地位为体制保障。 ,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程序起诉方式采用起诉状一本主义,而对于适用简易命令程序的轻微刑事案件,该法第462条-第464条作出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全部涉案材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17.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的公安机关。 对指定管辖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被指定管辖的公安机关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需要提起公诉的,由该公安机关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批准后,制作鉴定聘请书。 第二百四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为鉴定人进行鉴定提供必要的条件,及时向鉴定人送交有关检材和对比样本等原始材料,介绍与鉴定有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213.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补正或者能够作出合理解释,不影响物证、书证真实性的,可以作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侦查机关(部门)没有依法重新收集、补正,或者 、提起公诉的根据。 19.审查鉴定意见,要着重审查检材的来源、提取、保管、送检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是否具备法定资格和鉴定条件,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751.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认定正确是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条件,当然也是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重要对象。这个条件也是公诉机关提起公诉的标准。查明事实与认定犯罪性质是法院裁判 无法确定具体行为符合何种犯罪类型。首先,犯罪客观要件无法确定犯罪性质,因为同样的客观行为可能符合多种犯罪构成要件。比如行为人持刀砍向被害人,致使被害人死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910.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致、送检材料、样本来源不明或者确实被污染且不具备鉴定条件及鉴定文书缺少签名、盖章等九类情形的,不能作为定案依据,此九类鉴定意见笔者称之为缺陷证据。 错判的风险。同时,法官过度介入调查、取证,也容易助长侦、控人员的依赖心理,导致其降低案件移送起诉或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反过来又增加了各类错案发生的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