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决定了原告应负相应的举证责任,证明诉中所列当事人 与争议实体法律关系中的两方主体是一致的,如果不能证明,原告应承担败诉的后果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44 [9] 叶自强.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90 [10] 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从(第一卷)[D]. 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5.html -
了解详情
要心如秤(mentalscales),以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份量14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置于左右的秤盘上,从而来权衡何方具有较大的重量 证主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意大利学者莫罗。卡贝拉蒂(MauroCappelletti)等认为,意大利的法官对证据可以自由地决定取舍和判断。法律上就法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3.html -
了解详情
而北川善太郎的法律模型论旨在针对某一类问题,从理论上构建一个规范体系,其法律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为立法提供参考,当然也可用于行政与诉讼领域。北川更加 这些新型的服务或具备新的表现形式的服务,在法律上应当如何进行规范呢?电子商务认证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认证机构与证书持有人以及证书信赖人之间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准则。但是,即使民商法运用社会利益条款进行干预时,基于其法律责任上的补偿性和事后救济性与诉讼程序上“不告不理”的意思自治性,民商法朝社会本位所 只适宜于民事法律关系那种内在结构较为简单的法律关系,而对于内在结构复杂多样的经济法律关系而言,过于呆板和形式化,对制度设计帮助不大,并且对经济法学分论各章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7.html -
了解详情
时,作为虽享有环境权但却与环境污染与破坏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私人,显然就没有资格对致害人提起侵权民事诉讼。这不仅在事实上限制了公民的环境权,且明显不利于环境 2]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3]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70.html -
了解详情
而确定。 【关键词】文书真伪;举证责任;证明的必要;法律解释学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在民事诉讼实务中,文书(尤其是私文书)[1]的真伪时常 事实状态根本无需法院进行确认,即不存在确认利益,确认之诉原则上只针对法律关系存在或者不存在而提起。但文书真伪的特殊性在于这种事实状态往往对当事人非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408.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申请再审的权利,防止当事人无休止的缠讼,维护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再审案件一般已经两级法院审理,事实已基本查清,当事人该准备 要求申请再审期间的设定一方面应当经过学术理论与立法技术的双向抉择,一方面要经得起民事诉讼目的、再审制度与期间制度设计的多层次考察。从学术理论与立法技术层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54.html -
了解详情
地参与民事诉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广阔的运行空间。 首先,检察机关作为独立的意志主体,能够代表社会公共利益阐述见解,有助于法官权衡多元利益关系时 诉讼使得司法机关在行使政策形成功能时能够分担社会压力。当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提出的法律主张被法院采纳后,人们更有理由认同裁判的正当性。 当前,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8.html -
了解详情
降谕说:法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等奉刑事、民事诉讼各法拟请先行试办一折,法律关系重要,该大臣所撰各条究竟于现在民情风俗能否通行,着该将军督抚都 张晋藩主编:《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史》,巴蜀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对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介绍分析。 [5]参见周枬:《罗马法原论》第六编(诉讼法),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认证规则以及举证责任等四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则。[10]这种从程序的视角对证据规则含义的理解与我国证据法的立法体例有着紧密的关系,在立法体例上,我国 年版,第201 页。 [20]前引[17] 。 [21]参见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法律出版社2002 年版,第155 页。 [22]转引自杨宇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4.html -
了解详情